• 分享到:
  • 返回

研究特色

发布时间:2019-12-20

(1)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在以菩萨信仰为主的佛教信仰史研究方面独具特色,业已初步建立起佛教信仰史的研究体系,相关成果有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有“宋元明清时期中国汉地的观音信仰研究”,出版《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佛教菩萨观》等,完成《古代域外普贤信仰研究》《早期域外文殊信仰研究》《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研究》《<大智度论>菩萨思想研究》《阿育王信仰的形成与演变》《汉译<杂阿含经>阿罗汉信仰研究》等有关佛教信仰研究的博士论文逾10篇,300多万字,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中国观音文化基本结构解析》《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在《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明末清初太兴山真武信仰探析》等有关佛教信仰的论文数十篇。与信仰直接相关的宗教生活史、民间信仰史、临终关怀思想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重要成果。

(2)长期关注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尤其是在陕西地方佛教文化历史与资源研究方面持续用力,在长安佛教研究方面发表系列论文数十篇,出版《终南山文化丛书》(其中与佛教有关的有《终南法脉》《终南意趣》《终南古刹》《终南高僧》),《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8册,其中6册重点为长安佛教宗派及其祖庭的内容),主持陕西省政府专项科研项目《陕西·中国汉传佛教祖庭研究》,主持陕西有史以来第一部《陕西省志·宗教志》编写项目(正式出版后担任副主编),并通过政协提案、社情民意等渠道就兴教寺、木塔寺、华严寺、日严寺、终南山佛教文化遗迹等的保护利用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多项建议。近年来在陕西主办、承办如“玄奘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大兴善寺与密宗文化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会议,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与此同时,还承担了宝鸡法门灵境、咸阳大佛寺景区、安徽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等佛教文化开发项目的设计论证。

(3)积极关注宗教与当代社会问题,在《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报》《宗教学研究》《香港文汇报》《中国宗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关于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走向、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个问题、佛教与“一带一路”、文化战略视野下的佛教文化现代转型、西部宗教中国化面临的问题、西部宗教的现状等方面的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宗教在促进西部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研究”,中央统战部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宗教在西部大开发中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在构建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重点项目“当前世界宗教的最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陕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重点项目“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有关宗教现状问题研究的获奖有:《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的思考》获中央统战部2015年度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丝绸之路经济带宗教问题的最新发展及其影响与对策研究》获得中央统战部2014年度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宗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获中央统战部2017年度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西部佛教热点问题对政策调整的启示》获得政协西安市委员会颁发的2010—2011年度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一等奖,.《西部地区宗教的结构及发挥积极作用的领域》获政协西安市委员会颁发的2010-2011年度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三等奖,《宗教在西部大开发中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研究》一文获得中央统战部颁发的2008年度全国统战理论研究成果“优秀奖”,《西部宗教中国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一文2016年获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一等奖,《从兴教寺事件看当代中国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013年获陕西省委统战部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丝绸之路经济带宗教问题的最新发展与对策研究》2014年获陕西省委统战部全省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利安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委统战理论智库专家、陕西省政府宗教工作专家,起草了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方案,参与了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西安接待方案等与宗教直接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应对工作,并为中纪委、陕西省委统战部等部门的领导干部授课。


上一篇:暂无信息

下一篇: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