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分享到:
  • 返回

李利安教授参加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

发布时间:2018-07-02

2018年6月29日上午9时,“首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暨海棠山佛教专题论坛”在北京内蒙古大厦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国宗教学会主办,辽宁阜新海棠山普安寺与中国社科院宗教所宗教文化艺术研究室承办。

微信图片_20190219164755.png

开幕式由王志远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女士、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蒙古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呼兰女士、海棠山普安寺寺主一希仁波切等分别致辞。

开幕式后,由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主持大会主题发言环节,来自斯里兰卡比丘大学的拉达纳悉利教授(兼无畏山住持)、尼泊尔梵语大学的Kashi Nath教授、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Gyana Ratna 教授、蒙古国科学院研究员兼国际蒙古学研究会执行会长伊西道尔吉先生、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立川武藏教授、中国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与文学院教授乌力吉巴雅尔、印度国立新那灿陀佛教大学Arun Kumar Yadav 助理教授先后发表了精彩演讲。

微信图片_201902191647551.png

来自内蒙古的齐宝利高大师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作为艺术家、宗教大师、体制内工作人员、成吉思汗后裔等多重身份,以其身世、经历与心态,展示了近六七十年中国佛教的变迁及其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关联,其幽默的风格、自信的气质、慷慨的语调引起阵阵掌声。

下午开始分组讨论,共两组四场研讨,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在第三场“佛教与文化交流”中发言,题目是《十一面观音信仰考》。发言中首先对海棠山普安寺现存清代五尊十一面观音雕像作了介绍,对其保存现状及其文化价值表示赞叹。其次对十一面观音信仰的起源、形象、功能、道场、修法及其在印度、中国汉藏地区的传播作了说明,最后也表达了对普安寺二百多尊佛教造像的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对其在佛教文化交流及信仰与人文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表示称赞与期待。

微信图片_201902191647552.png

经过一天半天的热烈讨论,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6月30日下午6时顺利落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张总研究员主持了闭幕式。闭幕式上,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嘉木扬•凯朝研究员等分别进行了发言。

微信图片_201902191647553.png

精彩的会议讨论之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还赴北京雍和宫进行调研。主办和承办方并于6月30日晚上举行了由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联合演出的 “一带一路”海棠山音乐会。在悠扬的马头琴声中,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编辑:倪丽婷)

上一篇:王雪梅教授主讲《从西天到中土:弥勒信仰的中国之路》

下一篇:第六届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