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分享到:
  • 返回

李利安教授出席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6·宗教学)

发布时间:2016-09-10

2016年8月31日至9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6·宗教学)在北京召开。论坛以文明对话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宗教与文明对话、宗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G20与跨信仰对话、互联网宗教与全球治理等四个分主题展开讨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香港圣公会明华神学院、香港亚太宗教文化交流中心等单位的中方学者,以及美国杨百翰大学、乔治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欧洲教会联盟、加拿大温尼伯大学、德国马普研究院社会人类学研究所、以色列佩雷斯学术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意大利锡耶纳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印度阿米蒂高级法律研究所等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70人参与本次论坛讨论。

微信图片_20190215152230.png

(论坛现场)

        李利安教授在G20与跨信仰对话分论坛中以《人类文明的多元一体结构及宗教在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题作了发言。

        李教授在发言中说,人性具有“3+1”的结构特征,即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另外还有一种至今争论不休的灵性。为了供给人性之中的自然性需求,人类创造并不断发展了物质文明;为了供给人性中的社会性需求,人类创造并不断发展了制度文明;为了供给人性中的精神性需求,人类创造并不断发展了世俗的精神文明;为了供给人性中的灵性需求,人类创造并不断发展了神圣的精神文明。而精神性和灵性总是交融在一体,所以,精神性需求的供给从古到今主要是通过神圣精神文明供给人类灵性需求来实现的。所谓神圣精神文明就是宗教。所以,也可以将人性需求简化为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供给人性需求的文明也可以简化为物质、制度和精神三种文明体系。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人性需求的供给史,也就是三大文明体系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史。

        应对三种人性需求的三种文明之间必然处于彼此分工式相互并立与一体式彼此支撑的关系之中,并因为对人性认识的偏重与应对的不同方式而免不了相互争论与相互激发,但必然又同时处于一个文化命运共同体之中。不同人性需求会因社会环境与个人处境的变化及认识的偏重不同而出现起伏不定与彼此差异,从而导致多元一体的文化关系出现振荡与调整,不同人性需求的供给方也经常越位,试图占据人性需求的全部市场。

        社会性需求是群体性前提下的,必须在同一社会共同体内解决。自然性需求具有跨信仰跨民族跨意识形态的特征,唯一的标准是供给物本身。精神性需求具有私人性,不同个人可由不同精神产品提供者供给,但因为不同供货商对需求者具有人性改造作用,所以一个共同体内的不同精神产品供给一定会引起纷争,故一般在一个共同体内,精神产品供给会逐渐趋同。

        从魏晋到新文化运动之间,中国成功建构了一种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儒家激发人的社会性,供给人的社会性需求,是治世的。道家注重人的自然性,理念多来自于自然,是治身的。佛教是供给人的精神性需求的,以治心为主。三种人性需求,三种文明供给,儒释道基本实现了一种圆融汇通、共享人性需求的供给体系。这就是人类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新文化运动之后形成、改革开放以来继续的中国文化三分天下格局,一是西方文化,包括理性、科学、民主法治和西方宗教等;二是马列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是中国传统文化。若从供给三种人性需求的人类文明多元一体结构来看,在物质文明方面,西方科技与经济模式已居于主宰地位;在制度文明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完善依然面临着西方政治文明的挑战;在精神文明领域,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以西方宗教为主的外来宗教正在强势崛起,精神性需求的多个供给方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可能还是一个严峻的任务。

微信图片_201902151522301.png

(分论坛现场)

微信图片_201902151522302.png

(李利安教授发言)


(编辑:郭储)

上一篇:预告丨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研究生学术报告

下一篇:李利安教授应邀参加佛光山国际青年生命禅学营 “人间佛教佛陀本怀”论坛与“三好”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