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李子捷博士在西北大学作题为《日本近代以后的印度中国佛教研究》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8-03-16

编者按:李子捷,东京驹泽大学佛教学博士,师从石井公成、松本史朗教授。现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船山徹教授。同时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5-7世纪的东亚佛教思想史。



2018年3月15日下午,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东京驹泽大学佛教学博士李子捷受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邀请,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做题为《日本近代以后的印度中国佛教研究》的报告。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以及来自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文学院的博硕士研究生近30人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博士生狄蕊红主持。李子捷博士首先从印度学谈起,介绍了佛教学与印度学之间的关系。他说:“近代佛教学并非用独自构筑的方法研究印度佛教,而是在印度学的既存前提下对佛教展开研究”。李博士对佛教学与宗教学做了区分,他认为,从MaxMuller开始的宗教学与西方的印度学佛教学有着同样的出发点和根源,但姉崎正治开创的日本的宗教学主张从宗教理论和社会理论的角度对现代的各种宗教进行社会文化学的研究。


图片132.png

(李子捷博士)


接着,李子捷博士介绍了西欧佛教学的研究情况。东亚所保存的汉文佛教资料丰富,但近代以前的西方并未能从中抽出关于佛教的研究内容。到了19世纪,法国的Abel Rémusat和Stanislas Julien相继翻译了《佛国记》《大唐西域记》,标志着中国的汉文资料被用于西欧的佛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近代佛教学起了推进作用。


然后,李博士介绍了日本的佛教学。日本的近代佛教学研究在19世纪后半期基本建立,最初以印度哲学和印度佛教为中心。李子捷博士着重介绍了日本的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研究。他认为,当时在日本,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研究主要在历史学的领域展开。另一方面,中国佛教的研究由常盘大定和境野黄洋开创近代研究法的先河。而东京方面的学者以教理思想的研究为中心,京都方面则一直重视历史方面的研究,坚持以中国人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对于佛教学的研究,李博士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通过比较语言学进行文献翻译解读的基础上,应同时重视利用历史学的方法和成果。


李博士还介绍了日本佛教研究的现状,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比如社会需求的减少导致了日本佛教研究梯队的缩小;宗派对日本宗学研究的影响;寺院经济根基的动摇导致日本佛教研究的重心从中国佛教、印度佛教转向日本佛教等。李博士还提到近年来欧洲佛教研究队伍减小,但是水准不减。美国现在在印藏佛教的研究方面已超越了欧洲。


最后,李博士还对《大乘起信论》的相关前沿研究成果做了介绍。


图片133.png

(活动现场)


随后李博士就王早娟副教授、白冰讲师等师生所提出的关于汉梵藏文本对勘、日本佛教宗派研究现状等问题,一一作了回答。报告持续两个多小时,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本场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李佳)


(编辑:郭储)


上一篇:晏可佳研究员主讲《当前中国的宗教形势及治理策略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宗教事务条例>若干问题的解读》

下一篇:魏德东教授在西北大学主讲“宗教在当代美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