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李利安教授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主讲《从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

发布时间:2018-05-30

2018年5月26日晚,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应邀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作了题为《从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讲座。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教务长能进法师,舟山市宗教局副局长郭纪兵,浙江海洋研究院副院长何军,及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的师生近300人出席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会闲法师主持。

图片11.png

(李利安教授演讲)

图片12.png

(会闲法师主持讲座)

李利安教授在讲座中首先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全部理论与实践的总纲。表现在宗教领域,习近平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中提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首先必须要求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化就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只有实现这种相互的融合,才能真正的落地生根,这是处理中外文明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确保宗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外来佛教如何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李教授在讲座中说,习主席的这段讲话是对中国佛教文化渊源的揭示,也是对中国佛教文化身份的明确认定,它告诉我们,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但中国佛教却是在印度佛教传人中华大地之后同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发生融合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作为中国化了的佛教文化,她是多彩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结果,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学习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及其他系列重要讲话,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形成、特性和精神底蕴,并在认识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同时,认识中外文明交往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接着,李教授从系列重要讲话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且详细地谈了自己的认识:

一、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形成是中外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果

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指出,“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中印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印证了习主席在讲演中所阐述的文明交往观。佛教与儒道文化的融合发展既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更增强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不但使传入中国的佛教逐渐演变成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且塑成儒释道三家圆融会通的中华文化内在发展机制,经过这次文明交流互鉴,佛教不但实现了身份转换,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而且实现了价值扩充,成为中华文化体系的主要支柱。

二、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印证了中外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平等性

习主席在讲演中还说,“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要了解各种文明的真谛,必须秉持平等、谦虚的态度。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以佛教为纽带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华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也印证了习主席所说的平等观。对于此,李教授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道家文化崇尚自然,并将自然的法则运用于生命与生活的一切领域,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所以,在面对生命时,主张生命也应该像自然一样长久,所以追求长生久视;在面对生活时,主张像自然一样自在沉静,所以倡导清心寡欲,回归自然。道家文化在治身方面体现了自己的独到之处,儒家文化以调节人伦为主,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人的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确定并完成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定位,其文化的突出特色在于治世。佛教文化主张万法唯心造,目标是明心见性,实现精神生命的升华,所以一般认为佛教以治心为主。三家文化分别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的身心关系方面显示自己的特长,而这三种关系正好体现了人的三种不同人性,即人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可见,说到底,这三种文化不过是三种人性的分别应对而已。

图片13.png

(讲座现场)

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印证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包容性

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说,“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印证了习主席所说的文明包容性。从外来的佛教一方来看,佛教一旦进人中国,就开始了与中国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佛教根据中华文化来改变自己,不但主动取舍,而且积极靠拢,更能够大量吸收,补充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了本土化转型。从中华文化一方来看,一方面为外来的佛教文化提供了生根发芽的肥沃土壤,另一方面又为其不但发展壮大供给充足的营养,并在基本体系方面实现了包容式互补与相依性呼应,形成儒释道三教圆融一体的文化格局。补充了中国文化元素的佛教文化成为更加具有生命力的一种宗教文化,享受到了文明包容的丰厚馈赠,而包容了外来佛教文化的中华文化,也从文明包容那里获得巨大的回报。正像习主席所说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四、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的精神底蕴

关于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精神底蕴,习主席在其他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李教授把它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心学习的精神。习主席认为,玄奘的西行取经,就体现了“中国人学习域外文化的坚韧精神”。第二,本土为基的精神。习主席说,“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发展了佛教思想”,可见佛教一旦进人中土,其发展演变的根基和依据都是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三,创新发展的精神。习主席说,中国特色的佛教已经在印度佛教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佛教理论”。这与他所认为的文明“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完全一致的。第四,融合会通的精神。习主席认为,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印度佛教“同中国儒家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的结果,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相互尊重中共存共荣。第五,和平友善的精神。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以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为例说明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同时认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六,广泛渗透的精神。习主席认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也是如此,它“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第七,传播分享的精神。习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说,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不但发展了印度的佛教,“而且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第八,时刻摄念的精神。2013年3月8日上午,习近平加江苏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公务人员和领导干部,要守住底线,要像出家人天天念阿弥陀佛一样,天天念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伸手必被捉。”时时警戒自己,方能‘面壁成佛’”。第九,愿力成就的精神。2014年9月16日习主席在斯里兰卡《每日新闻》报发表题为《做同舟共济的逐梦伙伴》的署名文章中说:“佛学里常说,凡事基于‘心愿’,‘心愿’越大,力量就越大。”第十,广结善缘的精神。习主席在谈及中国与韩国、日本、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国的新罗王子金乔觉……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相扶相济的传统源远流长。”在斯里兰卡发表的文章中说,“中国和斯里兰卡有高僧法显开启的千年佛缘”。

图片14.png

(讲座现场)

李教授的演讲内容丰富详实,分析深入严谨,语言生动优美,逻辑清晰流畅,赢得了各位法师与领导的热烈掌声。最后,能进法师对李教授的精彩演讲给予高度评价,并对李教授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文:王萌)


(编辑:郭储)

上一篇:讲座预告 | 李利安教授主讲《帝国高僧——玄奘》

下一篇:晏可佳研究员主讲《当前中国的宗教形势及治理策略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宗教事务条例>若干问题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