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上山与下乡:庶民的精神世界与底层的社会维系”工作坊在西安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04

2019年11月30日,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宗教研究工作坊第3期活动在陕西省社科院会议室顺利举行。围绕“上山与下乡:庶民的精神世界与底层的社会维系”这一主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杨辽副院长、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原所长樊光春研究员、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所长李继武研究员、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王雪梅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张淼副教授,及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潘存娟副研究员、周玉茹副研究员、王芳妮博士、景天星博士,西北大学哲学学院讲师曹振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郭储等人先后讲话或做主题发言。来自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的黄崑威副研究员、张方副研究员、赵国庆博士、李蓉、王蓉,来自西北大学的谢志斌博士和相关专业博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社会人士,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1.jpg

(工作坊现场)

本次活动共分为五个环节,开幕式、三场主题报告和一场综合讨论。


2.jpg

(杨辽副院长)

在简短的开幕式上,首先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杨辽副院长致辞。杨辽副院长说,本次工作坊使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宗教研究探究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而且讨论的主题也是宗教“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推动中国宗教、尤其是陕西宗教的学术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3.jpg

(李利安教授)

接着,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发表引言。李教授在引言中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缘起、设想和宗旨。民间信仰作为宗教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与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息息相关。本次工作坊希望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探讨长安城、终南山、关中平原三个地理空间背后深刻的文化意涵。“上山”表达是对社会的脱离,对主流社会生活方式的反思和批判。“下乡”是要将所有的文明创造沉淀到底层社会当中,使其落地生根,发挥现实的作用。此次题目的设置,希望能够进一步梳理终南山和平原乡村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国文化的格局。在今天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宗教研究十分重视的背景下,本次活动具有理论、学术和现实的意义。从事宗教研究能够为国家民族未来的文化发展提供学术的支撑。


第一场报告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李永斌博士主持。

张淼:关中佛道造像碑与民众信仰

曲阜师范大学的张淼副教授通过对五六世纪关中佛道教造像碑的解读,梳理了历史上北朝时期关中民众宗教信仰的一般状况。除了传统纸质文献,碑刻文献也是研究地域宗教很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对关中地区集中出土的大量佛道教造像碑的介绍,张教授从精神信仰和社会结构层面展现了中古时代关中普通民众佛道信仰及其融合情况。

4.jpg

(张淼副教授)

评议人:樊光春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原所长樊光春研究员认为研究关中造像碑需要深厚的古文字功底和艺术美术史功力,做起来并不容易。张教授不仅对造像碑的来源作了清晰的说明,还对关中造像碑从形制到内容作了细致的分析。

5.jpg

(樊光春研究员)

李继武:从山野到朝堂——太白神信仰的衍变历程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所长李继武研究员介绍了秦岭太白山太白神信仰的发展与衍变过程。太白神信仰是陕西关中一种很特殊的信仰现象。通过对太白神信仰的形成、信仰对象与内容、地位与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衍变的说明,可以看到太白神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包含了庶民、文人、宗教界、政府各方面的参与。各方因自己不同的需求,共同造就了太白神。

6.jpg

(李继武研究员)

评议人:李利安

李利安教授从六个方面谈了自己的感想。一、太白神这种源于自然神崇拜的信仰表达了人类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和对处理与自然关系的诉求。二、太白神从自然神转化为了人格神,这种人间造神以及造神轨迹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三、太白神具有很强的功利性,缺乏伦理教化功能和对宇宙终极真理的探求。四、太白神这类中国的民间信仰重视礼仪的纽带性、推动性、平台性。五、太白神既要沉淀在社会民众之中,又要和这个社会的组织体系进行对接。这是民间信仰在底层社会挣扎的表现,也是社会底层民众被挤压情绪的表达。六、民间信仰的底层性、粗俗性等特点使其具有地方局限性。

王芳妮:庙宇型民间信仰——乡村的道德建构与社会维系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王芳妮博士介绍了 “庙宇型民间信仰”在当下乡村中发挥的作用。她以陕西境内的索娘娘信仰、天台山庙会和黑龙潭庙会为例,总结出民间信仰对普通百姓具有精神安慰、社会维系和激发其履行社会义务的功能。

7.jpg

(王芳妮博士)

评议人:王雪梅

西北大学王雪梅教授点评这个报告是对当下陕西民间信仰情况的真实反映。她认为在给民间信仰分类时,需要对“庙宇型”概念做进一步界定,并考虑到这些庙会的功能不仅仅体现出民众的宗教诉求。另外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兼顾宗教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研方法,使内容更加详实。


第二场报告在王芳妮博士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周玉茹:菩萨或娘娘——民众信仰实践的功能性视角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周玉茹就佛教信仰对象“菩萨”和中国民间“娘娘”这两个词语在民众信仰生活中出现的跨界现象进行了分析。通过问卷调研,发现有相当数量的被访者(农村妇女)难以区分这两个概念。这是由于随着佛教中国化进程不断深入,民间社会对佛教神祗进行了改造。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菩萨一词早已超越了佛教指涉的范围,成为民间神祗的称谓。

评议人:张淼

张淼副教授认为报告人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呈现出了“菩萨”这一高雅的信仰对象和“娘娘”这一世俗性极强的称谓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为了使这种呈现更清晰、更具说服力,可以将调研对象局限在乡村中的各个娘娘庙周围,并通过娘娘图像的搜集直观展现二者之间的联系。

郭储:山上村庙与乡下世界——太兴山民间信仰社会组织形态研究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博士生郭储对以太兴山为中心的民间信仰体系进行了介绍。报告人从乡村与民间宗教互动的视角,以太兴山村庙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已有的传世文献、山内留存的碑刻以及访谈记录论述了太兴山上村庙的神性建构与乡下庶民的精神诉求的结合过程及太兴山民间信仰别具一格的社会组织形态。从村庙的教育意义、乡村管理、历史沿革、布局形态等多个方面,把握民间宗教信仰与社群之间的关系。

评议人:黄崑威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黄崑威谈了自己的三点感受。一、要对民间宗教或信仰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但需要深厚的理论修养,还要在该信仰存在的地方扎下根去,融入其中。二、研究民间信仰不能脱离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即封建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家国同构的社会制度,“上山”与“下乡”不能分离。三、民间宗教和民间信仰是建构底层民众社会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手段。

潘存娟:口述个人生命史中的民间信仰现象和功能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副所长潘存娟副研究员通过对个人信仰口述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展现了民间信仰在个人生命史中具有独特的功能。通过对三个案例的详细介绍,报告人总结民间信仰对个体生命的功能包括启蒙教育、信仰引导、心理安抚和个性塑造。民间信仰具有社会维系的文化功能,具体到个体生命史中,以上各种功能正是这种文化功能的生动体现。

8.jpg

(潘存娟副研究员)

评议人:谢志斌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讲师谢志斌博士认为“口述史”研究这种方法颇具难度,但也对更好地把握“真实历史”和“真实宗教”具有很高价值。其次,“个人生命史”的视角可以触摸到宗教文化的最深处,乃至从研究民间信仰对个体生命的影响最终可以扩展上升到其对民众集体意识、民族精神的塑造意义。

9.jpg

(谢志斌讲师)


第三场报告于下午2:30开始,由曲阜师范大学张淼副教授主持。

景天星:从“四大名山信仰”到“五大名山信仰”——“雪窦山弥勒文化高峰论坛”的实践建构、理论贡献与学术反思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景天星博士指出,雪窦山连续两年的“弥勒文化高峰论坛”,连续推展五大名山信仰。这不仅是对佛教名山信仰的实践建构,而且有非常重要的理论贡献,我们应对其进行学术反思。接着景天星博士主要从实践构建、理论贡献、学术反思三个方面对他的主题报告做过了详细的论述以及反思。最后他指出佛教传入中国从四大菩萨到五大菩萨,从四大名山到五大名山,这是来自中国文化独一的悠久的传统。

10.jpg

(景天星博士)

评议人:李永斌

西北大学讲师李永斌博士作了评议。首先他对景天星博士的总结表示高度的赞同,并且他也根据景天星博士发言提出了有关田野调查、民间信仰、菩萨信仰以及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见解。

11.jpg

(李永斌讲师)

曹振明:澄观是峨眉山普贤道场形成的推动者吗?——澄观“仍往峨嵋,求见普贤”之说

西北大学哲学院讲师曹振明博士对澄观“仍往峨嵋,求见普贤”之说提出自己的质疑。他从澄观的思想研究入手,以史实资料为依据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通过解读《宋高僧传》等资料说明“仍往峨嵋,求见普贤”之说,很可能是出于晚唐末五代以来的附会或假托。最后指出澄观所负之盛名,无疑为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形象增添了更大的可信度和声誉度。

12.jpg

(曹振明博士)

评议人:景天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景天星博士指出这个题目耳目一新,这个材料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他对曹振明博士提到的“那罗延山、蔚州、光明山、”以及五台山华严道场范围,等都做了细致的补充,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反思。最后他说道有些材料是存疑,但是在历史上是起到作用的,澄观对五台山的贡献也是不可否认的。

王雪梅:清代州县祈雨与地方社会的整合——以《南部档案》的研究为中心

西北大学王雪梅教授指出祈雨是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现象,地方志、民间档案文献对地方社会祈雨活动也多有记载,但比较零散。《南部档案》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祈雨档案文献。她通过对《南部档案》中有关祈雨现象记载的研究,主要从南部县祷雨神明、禁忌与仪式空间、祈雨与南部县民众的参与民众自发组织参与、地方官参与祈雨、僧道参与祈雨这几个方面对当时的祈雨活动做了细致分析。指出,祈雨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或者民俗活动,在传统社会,它承载了地方社会各方凝聚、整合的力量,为地方社会的安定发挥很大作用。

13.jpg

(王雪梅教授)

评议人:潘存娟

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潘存娟副研究员作了评议。她说道从雪梅老师文章的框架可以看出这个研究是很全面的。对祈雨现象有一个非常立体的展现,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细节。而且这研究并没有只做文字描述,在研读后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综合讨论环节,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研李继武研究员做主持。

首先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樊光春研究员发言。樊老师对此次会议作了总结、并说道宗教学研究在西安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创新的态势,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其次,樊老师说我们要处理好民间宗教在学术和行政上的关系,并指出相关的调查研究是比较欠缺的,我们应该予以重视。最后,樊老师从民间信仰的主体、组织形式、与寺观关系等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民间信仰的一些认识和见解。并指出我们应该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多关注当代、现代民间信仰活动,多关注这些现实问题。

接着,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发言。首先,李老师以轴心时代人类智慧大爆发为例,阐释了和比较了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认为这三种文明分别在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等三种关系的处理方面有自己的独特建树。其次,他强调中国儒释道三个主流宗教相互并列互补,大量民间宗教、民间信仰、上下呼应,这样的宗教体系全球罕见、是中国独有的。这也让中国的宗教体系更加的牢靠。同时,民间信仰的非正统,非官方、非精英这样的特点使得其否定对象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而且民间信仰为儒释道三教并立提供了土壤、使其更具合法性,更突出了其区别于民间信仰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李老师指出民间信仰作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为严峻挑战。

然后,曲阜师范大学的张淼副教授发言。张淼老师根据自己的出国经历,谈到了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并指出底层中国民众的中国化的信仰要是建立不起来、那么基督教就会取代中国原有的信仰。在中国的大趋势下,学者的力量是很薄弱的,但是作为学者,要把自己研究的领域做好,正如樊老师讲的要关注现实,不能让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断裂。要让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信仰或者说儒释道信仰得以延续流传。我们要尽力可能做好研究,把研究成果做出来,让更多人了解、关注我们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国的宗教文化。

14.jpg

(工作坊现场)

最后,李永斌博士、谢志斌博士、王芳妮博士、王雪梅教授以及部分参会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李利安老师和樊光春研究员都予以一一解答并进行讨论。(文:杨浩楠、屈倩)


(编辑:郭储)

上一篇:暂无信息

下一篇:从长安再出发:推动交流互鉴 促进宗教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