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信仰与名山建设
2018年10月16日下午,由浙江佛学院与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合办的“菩萨信仰与名山建设”座谈会在浙江佛学院知行楼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主任李建欣,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颂教授等应邀出席。雪窦山资圣寺监院永平法师,浙江佛学院副教务长法光法师、浙江佛学院相关法师与研究生,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相关研究人员及奉化区委统战部相关领导等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座谈。座谈会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主持。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景天星博士在座谈会上做了发言。
景天星博士首先谈了自己听了当天上午举行的“五大菩萨信仰与中华文化复兴”高峰论坛之后的感受。他说,整个讲座一气呵成,一气贯通,自己是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来听的。各位专家讲得非常精彩,字字入心,句句点化,受益良多。因为他关注菩萨信仰与名山研究已有十余年,他的硕士论文做的是五台山文殊信仰研究,博士论文做的是普陀山观音道场信仰研究,而且还曾申报四大佛教名山信仰方面的课题。听了专家的高峰论坛,感觉下一步的研究有了明确方向。
其次,对浙江的佛教文化与佛教名山有特别的感受。他说,浙江重视知识、重视文化,同时也重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文化。陈永革教授说浙江是全国佛教名山最多的一个省份。景天星博士认为,浙江不仅佛教名山多,而且最早的佛教名山也兴起于浙江,这座山就是会稽山。《高僧传》中记载,支道林就曾活动于会稽山。他说,在写论文期间,导师李利安教授就让他关注此山。浙江不仅佛教名山出现最早,而且最多,因此,五大佛教名山中,浙江有两座(普陀山和雪窦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雪窦山的名山建设需要“捆绑式发展”。雪窦山的名山建设不能独立发展,应该和四大名山“捆绑”在一起,只有“捆绑”才能有发展。四大名山中,五台山最先崛起,之后是随着对《华严经》的解读以后,五台山与峨眉山“捆绑”在一起。接着“捆绑”的第三座山是普陀山。到明清时期,四座大山“捆绑”着一起发展。“捆绑”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事件,就是印光大师编修的《四大名山志》,这是真正的推动。当前雪窦山的名山建设中,如果能推出《五大名山志》,对雪窦山的名山建设也能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提到雪窦山近年来的名山建设速度。景博士说,以前的四大名山的形成都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程,像五台山从南北朝开始到现在也有一千多年了,而雪窦山的名山建设历史非常短,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有这样的成就,在五大佛教名山发展史上,这是其他四大名山不能比的。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到这样,得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编辑:谢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