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7日下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6级观音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慈恩院举行。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研究生导师李利安教授,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常务副院长会闲法师、副院长兼总务长界定法师、教务长能进法师、华东师范大学教研实践基地副主任心举法师、观音文化研究所副主任湛空法师、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智瀚法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如义法师、现了法师等出席了此次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会闲法师主持。普陀山学院相关研究生也参加了报告会。
(会闲法师)
本次进行开题答辩的是由李利安教授和能进法师共同指导的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6级观音学硕士研究生心悦法师和天显法师。
在开题报告会上,李利安教授首先介绍了两位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前期工作及论文准备情况。李教授讲到,能进法师在前期的选题确定与思路形成等方面给予很多指导。确定选题后,两位法师又前往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继续学习,在研究方法、理论思考、资料梳理和实地考察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李教授还对两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以及截止目前的研究进展等情况进行了说明,涉及研究价值、框架完善、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并表示期待各位开题答辩委员的批评指正。
(李利安教授)
紧接着,两位研究生对自己的论文选题分别作了阐述。心悦法师的论文题目为《敦煌< 普门品>变相的艺术表现与信仰内涵》。首先,他简单介绍了“变相”一词的相关界定,并介绍了现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他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论文的难点等做了汇报。论文内容主要有四章:第一章研究敦煌《普门品》变相所依的经典及其对敦煌地区观音信仰的影响;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研究隋代和唐前期敦煌《普门品》变相的艺术表现与信仰内涵;第四章论述敦煌《普门品》变相的社会化与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方面,除了运用宗教学、文献学和图像学的方法之外,还借鉴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心悦法师)
各位答辩委员对心悦法师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分别进行了评议,尤其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建议。如义法师、湛空法师、心举法师都提到了论文框架问题,建议缩小整体框架,将研究内容进一步细化,并对部分章节结构进行调整。会闲法师对研究范围的调整及具体问题的落实方面做了指导,并对第二章有关隋代敦煌《普门品》变相与南朝《普门品》变相之比较的内容提出看法。界定法师建议多注意敦煌绘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呼应题目中的“变相”。湛空法师指出论文提纲中有关于“信仰内涵”和“艺术表现”的内容过于笼统,还推荐可以多参考辛岛静志教授的相关研究。心举法师建议对学术界提到的“观音经变”和本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概念进行界定,还建议重新设定第一章,按变相艺术和信仰内涵分别展开研究。智瀚法师提出“能够以经变形式呈现的经典具备哪些特点”、“在表现形式方面如何实现理性逻辑到感性直观”两个小问题来启发心悦法师。
天显法师的论文题目为《唐宋汉地千手观音信仰的传入和本土化》。天显法师从研究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主要内容、研究方案及特色等方面做了汇报。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结合经典探讨了唐代千手观音信仰的传入;第二章从千手观音经典的解读探讨千手观音信仰的主要内容;第三章研究千手观音本土化的几个主要问题,例如妙善公主传说的兴起、宗派对千手观音的解读和大悲咒信仰的生起等;第四章则深入论述千手观音信仰传播的现象及原因,研究其宗教内涵。在研究方法上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等方法,同时兼及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方法。
(天显法师)
对天显法师的开题报告,在论文的选题上各位法师都给予了肯定。心举法师和会闲法师都提到了概念界定的重要性,建议文中的部分内容做适当删减,使研究更加具体化。智瀚法师提出“观音信仰有哪几种以及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问题来引导天显法师。心举法师建议认真考虑千手观音信仰与普通意义上的观音信仰之间的关系处理。湛空法师在章节结构的调整及第二章等内容的扩充方面提出建议。界定法师认为论文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太大。会闲法师建议论文的小标题与论文的题目要相呼应,保持一致。如义法师建议可以利用僧人的优势,将论文的侧重点放在修持法门的研究方面。
能进法师在开题报告会的总结中谈到,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阶段,他曾带领着两位法师一起学习《观音文献集成》,把在学习过程中找出的学习兴趣点作为毕业论文的出发点,并对两位法师的学习热情和进步感到非常欣慰。
最后,各位答辩委员一致同意心悦法师和天显法师此次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并对两位法师努力写出创新性、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寄予厚望。李利安教授、能进法师和两位研究生法师向参加开题报告会的各位法师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至此,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圆满结束。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