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法门寺佛指舍利发现三十周年,陕西省佛教协会、法门寺暨法门寺博物馆于2017年11月22日上午在法门镇举行佛指舍利盛世重光三十周年座谈会。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南京大学杨维中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漆思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吕建福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吴言生教授、西北大学李海波教授、陕西省社科院宗教所前所长王亚荣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荆三隆教授、湖州观音文化研究会会长智根法师等四十多人与会。

(与会人员合影)
开幕式由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杰研究员主持,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法门寺监院贤空法师致欢迎词,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万寿寺方丈续学法师和宝鸡市副市长李瑛女士分别致辞。座谈会分上下两场。上半场由陕西师范大学吕建福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评议。下半场由南京大学杨维中教授主持,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评议。
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在上半场第一位发言,就佛教国际化的背景与使命及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阐释,并就佛指舍利和法门寺在中国佛教国际化进程中所拥有的优势资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等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李利安教授)
座谈会闭幕式由陕西师大吴言生教授主持,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会学者的发言涉及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关于佛指舍利,包括佛指舍利的神圣意义、文化价值、社会影响及其在佛教信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佛指舍利信仰模式的历史回顾与当代建构及其现实意义等;二是关于法门寺,涉及法门寺的文化内涵与特性、法门寺的佛学教育与人才养成,法门寺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意义,法门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破解的出路等;三是佛教的国际化问题,涉及国际化的前提如现代化与自身制度等层面的完善,佛教价值理念与佛教国际化,中国化与国际化以及现代化与国际化、国际化与化国际、佛光山海外拓展过程中的本土化,香港宝莲禅寺的海外发展等。与会代表对佛指舍利盛世重光三十年的重大意义表示充分肯定,对本次座谈会以及各种纪念活动的价值也表示随喜赞叹。
在闭幕式上,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杰研究员致答谢词,向莅临本次座谈会的各位法师学者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座谈会功德圆满,皆大欢喜。当天晚上,法门寺在合十舍利塔下举行了大规模的传灯法会。(文:逸舟)

(法门寺传灯法会)

(法门寺传灯法会)
(编辑:倪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