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7日,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应邀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为华东师范大学的“2016暑期观音经论研习班”授课。在全天的授课中,李教授为学员开讲了《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观自在菩萨章”。他分别从译本、主要内容和相关涉的几个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梳理和解读,不仅对经典文本做了详尽的阐释,而且对其逻辑结构进行了细致分析,还对其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佛教信仰史上的意义和地位做了综合评价。学员们听后觉得非常受益。来自台湾南华大学的一位学员说,虽然自己读过好几遍的《华严经·入法界品》,但是对其中的“观自在菩萨章”理解并不深入,听了李教授的讲解以后,对其中的逻辑层次和理论意义有了通达的领会。
(李利安教授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授课)
李教授对“观自在菩萨章”的解读是按照以下次第推进的环节展开的:观音道场及其方位、山中基本景象预知、前往观音道场途中的善财、善财到达后所见到的景象及其身心表现、观音对善财的肯定、观音大悲行门之方法和宗旨及其与诸菩萨功德的关系等。李教授在解读过程对经文逻辑体系、观音法门的不同类型及其关系、观音道场的印度溯源以及观音救度与人类生命需求等问题给予特别关注。他认为,经文从“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到“学菩萨行”再到“修菩萨行”,再到最后的“入法界”,其实是信、解、行、证的一个过程。“发心是信,学菩萨行是解、修菩萨行是行、入法界是证,这其中有严密的逻辑体系”。
在讲到观音法门时,李教授说,观音名称的不同翻译其实就代表了观音菩萨不同的救世方式,并形成了不同的观音法门。竺法护所译的“光世音”让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光明无限;鸠摩罗什所翻译的“观世音”代表了“观其声音而救苦救难”的大悲情怀,在哲学上强调的是有,在实践上侧重的是入世;“观自在”是“观空性而得自在”,代表的是“空”,这是大智法门,侧重的是出世。
关于观音道场问题,李教授指出,此处最早提出了观音道场,因而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菩萨道场之经典。他回顾了观音道场从印度到中国的演变过程,并细致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名山崇拜和中国佛教的名山信仰。
在谈到本经典中的“离怖”和“常救护”时,他还对人类生命中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认为“观自在菩萨章”中所描述的观音救护满足了人性之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本体性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
(讲座现场)
李教授最后对本段经文的特点与意义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观音章具有内涵丰富、义理融合、体系完整以及流传过程中基本未被神化等特征,其在佛教信仰史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观音道场尤其是普陀朝山习俗、四大名山信仰格局以及观音善财龙女三圣信仰传统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第二,为中国文学与艺术提供了重要素材,并在艺术造型与信仰实践中,逐渐使善财拜观音模式取代主角文殊普贤,成为中国佛教表现善财五十三参故事的主要模式,由此产生了大量精湛的艺术作品;第三,对观音菩萨的大悲法门进行了更加丰富的说明,扩充了观音救世的领域,进一步呼应了人类需的现实需求,为观音信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经典支撑;第四,强调了救护法门的方便性与菩提心的究竟性,为融会救难信仰与智慧信仰的关系提供了神圣的依据,使观音信仰与整体的大乘佛教信仰更加会通;第五,观音在以普贤文殊为主角的入法界品中以配角身份出现,使观音与华严两大菩萨有了紧密的关系,对于后来的四大菩萨信仰体系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六,这段经文作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一部分,有利于人们完整理解华严思想,尤其是大悲救世成为进入普贤境界的必要途径,印证了佛教空有不二、悲智双运的基本原则,这对华严思想的流行与信仰实践的开展都具有促进作用。
李教授的课程妙语连珠,有很多话让人听了以后豁然开朗,比如在回答一位学员提到的佛教和基督教之关系时,他说:“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是靠神开路的,神一来,直接就把你收编了;而佛教在中国是靠文化、靠智慧开路的,相比之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非常不易!”李教授的课程,也有非常紧密的逻辑。所以,有位学员听了课程以后说,其中既有学理的思考,又有文化的贯通,还有生命的情怀,这不仅是一篇“口述的学术论文”,同时也是一曲“灵动的生命乐章”!
(讲座现场)
据悉,“2016暑期佛教观音经论研习班”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和华东师范学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研习班”授课时间从7月10日开始,直至7月20日结束,分别在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授课。此前,在华东师大,香港中文大学的陈剑锽教授、南京大学的程恭让教授、台湾南华大学的黄国清教授已先后讲授了《楞严经》之《耳根圆通章》和《念佛圆通章》,《法华经》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和《妙音菩萨品》,以及《悲华经》、《大悲心陀罗尼经》和《请观音经》等。
(合影留念)
(文: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