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李永斌通过毕业答辩,顺利毕业。
简介:李永斌,1984年生,宁夏西吉人,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宗教学硕士,2013年考入西北大学攻读中国史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摘要:
《宋元明清时期汉地观音信仰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传播》
观音信仰是一种流传极为深广的宗教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进入宋代,佛教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二个千年,随之出现了各种新的形态和特征。宋代以前观音信仰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宋元明清时期的较为薄弱。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论述,试图阐明观音信仰在宋元明清各个社会阶层中的传播状况,以及观音信仰与各个阶层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通过对宋元明清时期观音信仰在社会中传播的考察和探析,本文有主要有以下观点:
1.皇室官僚阶层的观音信仰,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两个层面,前者以维护政治统治为主要目的,后者与其它社会阶层无异,但这一阶层对推动和发展观音信仰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力。
2.士大夫阶层的观音信仰,因其社会地位不同而异,他们或出于治国兴邦、或出于维护儒家传统、或出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或出于追求彼岸世界的宗教信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观音信仰和文人的作品创作,具有紧密地相互推动作用。
3.僧侣阶层的观音信仰,宋初主要表现为对道场的修建,继而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复兴和创新;元明清时期,以继承和保持宋代信仰形态为主,成为后世观音信仰定型的时期。
4.民众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将观音信仰进行各种改造,是观音信仰民俗化、地方化、职能化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5.女性在家庭组织中的特殊地位,对观音信仰的传播和改造做了特殊的贡献。同时从观音信仰的角度,可以看出宋元明清时期,他们承受着封建礼制、男权社会、生育生产等多重社会压力。
6.地方化是宋元明清时期观音信仰的显著特征之一,其出现具有多重的社会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和民俗化相结合,成为某一个地区,或某一种民俗流行区域的地方化崇拜对象。
7.职能化也是这一时期观音信仰的重要特征,观音成为主管阴晴雨雪的神灵,是与农业社会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观音成为送子保育的神灵,是与传统的生育观念相联系的;观音还成为主管考试的神灵、救治病苦的神灵,都是当时社会问题和民众愿望的反映。
8.观音信仰的广泛传播,形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能够成为阶级对抗中的杠杆,也能够成为阶级对话的平台。
9.观音信仰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传播,使观音文化中的福慧双修等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等思想相融合,共同铸造了中国古代民众的文化心理和宗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