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4日上午,由李利安教授担任的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之子项目“魏晋至宋元佛教方志研究”工作会议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5-5会议室顺利举行。
参与本次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曹刚华老师、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郭琳老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狄蕊红老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硕士研究生郭储、李沛、田鹏、白哲源、王栩、史歆然等人。本次会议大家围绕对各自课题任务的理解、文献的收集和研读,以及具体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和讨论。
首先作为项目首席专家曹刚华老师介绍了他所负责部分的总体进展情况以及数据库建设的进展与计划。
接下来就是参与子项目“魏晋至宋元佛教方志研究”的成员一一汇报各自的工作进展。
博士生李沛负责“异域佛教方志”的部分,她重点汇报了文献整理的工作,主要将现存和亡佚的异域佛教方志做了介绍。其中将亡佚的文献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虽然已经不再流传于世,但在其他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并把这些进行辑录,这部分的工作已经大致完成;还有一部分是只出现在目录中,没有相关记载的。李沛在汇报这些文献的同时,还把目前学界现有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最后依据所整理的资料提出了四点思考:一、如何重点突出研究“异域佛教方志”和“佛教游行传记”的不同。主要是对“方”进行准确理解,以地理空间为线索进行研究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和特色。二、对异域概念的确定,各个朝代的版图不一样,如何准确定义“异域”。以及就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主要是西域的文献资料,其他地方的文献不符合方志的体例体裁,那么是否直接改为“西域佛教方志研究”更加合适。三、如何突破单一对比研究,做整体研究?首先可以做路线研究,虽然对各个僧人求法的路线研究较多,但对现存的佛教方志做整体的路线研究还没有,将这些路线汇总比较,一定是相互补充的,试图还原西域的佛教发展变化以及国家、社会等情况。其次还可以研究不同时期不同求法僧对域外观察的视角,他们是如何走出国门认识世界的?中国古代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对世界的了解方面影响最深刻、规模最庞大、时间延续上最长久的就是佛教文化。因此考察这些求法僧的视角,来研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就十分有意义。四、研究传统异域方志史学与佛教异域方志的相互影响。除了在体裁体例方面的影响,还有从“四夷模式”到“外国传”的叙述模式的变化,是否受到佛教世界观的影响。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狄蕊红老师负责“名山佛教方志”的部分,她重点介绍了这一部分的研究思路。首先提出前期的基础研究是必须对佛教山志的文献总体情况进行把握,包括存佚和亡佚的情况,以及对部分亡佚的文献进行辑录。第二,研究佛教山志的体裁体例和流传情况,以及对山志的整体特点进行把握。第三,山志和其他史籍之间的联系研究。除了做一些个体性的研究之外,还应该有总体性的把握。
西北大学硕士生田鹏负责“城市佛教方志”的部分,因这部分的文献较少,他主要针对《洛阳伽蓝记》和《梁京寺记》这两部方志,提出了这部分研究的构想:1.城市佛寺的分布、规模;2.僧团的分布;3.僧团信仰和信奉经典的研究;4.考察佛寺建造的背景,进一步研究政教关系;5.南北政权之间僧人的学术交流情况;6.分析佛寺兴衰的原因;7.参考僧传等相关记载,还原当时佛寺兴衰的情况;8.参考同时期的正史和方志资料,研究这一时期南北朝佛教的发展情况。
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的郭琳老师首先就有关亡佚文献的研究放在所属的不同类型中还是第一章总的文献学研究部分来写提出了疑问,并谈到自己的想法是放在第一章总的来写,这部分由她负责完成。其次又对之前制定的六章大纲重新调整,将第一、二章合并为一章的内容,这样各部分的比例就比较均衡。因此,最新的大纲调整为五章的内容,至于二级标题的细化由小组各成员根据自己的研究来拟定。
接下来是硕士生王栩、白哲源和史歆然就他们硕论选题准备以某一部佛教方志来研究,他们分别选择了《大唐西域记》《洛阳伽蓝记》《补陀洛迦山传》。三位硕士生分别报告了最近查找资料的进展和思考。
至此,硕博研究生都已汇报完各自的任务进展。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曹刚华教授和西北大学的李利安教授针对大家的进展和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
曹刚华老师首先肯定了大家的进展,希望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推动。接着谈到如何平衡文献与理论研究之间比重的问题,曹老师认为:如果你侧重文献的,那就以文献为主,如果说你是以这个历史的具体研究,那就以具体历史研究为主。因此主要看自己的研究侧重点,同时还强调文献是所有研究工作的基础,有关亡佚文献的辑录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最后针对大家所负责的各部分研究曹老师分别强调了各部分的重难点以及对整体的框架提了意见,希望大家要突出各部分的研究特色。
李利安老师针对每个人的进展和问题分别做了详细的指导,尤其是对各个类型的佛教方志研究到底应该研究哪些问题,如何紧扣主题,体系饱满。李老师向大家强调要在以往学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思路、原则和方法,一定要将地理空间这个主轴贯彻在我们的研究当中,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和创新点。最后李老师指导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1.现有的文献确定下来;2.总体把握文献的内容;3.学界研究的成果;4.在前三个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提出我们的问题,建构我们的体系。李老师督促大家尽快形成自己的体系,各自努力创新,努力找寻佛教方志的个性。
至此,“魏晋至宋元佛教方志研究”项目工作会议圆满结束。
文:李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