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由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和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鉴真图书馆协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学术协作的“解脱与担当——人间佛教的传承性与开拓性”学术主题论坛在线上举行。论坛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主持,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以及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作为与谈嘉宾,围绕人间佛教的传承性与开拓性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来自海内外33位硕博研究生及一百多位听众参加了此次论坛。
主持人李利安教授先介绍了自己对论坛主题的理解。他说,所有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都会面临两个问题:传承性和开拓性。人间佛教由传统佛教而来,又与现实社会接轨。解脱既是佛陀本怀,也是佛教流传两千五百年从未改变的根本宗旨,当然也是星云大师的法脉传承。大师强调回归佛陀本怀,则既要追求解脱,也要勇于担当。佛菩萨的两大目标:无上菩提和普渡众生,对应的是解脱和担当。如果说解脱是未来的期待,那么担当则是生活的实践,必然随着时代的变革而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景象。所以,在佛教的信仰中,与这两者相应的是传承与开拓。
(李利安教授)
一、理论的解读
李利安教授首先问程恭让教授,个别人担心人间佛教向科学理性靠拢是否会淡化终极解脱诉求,而只专注于当下生活的自在快乐和现实生活品质改善,从程教授近几年关注的方便善巧理论来看,如何看待解脱与担当的关系。
程恭让教授从梵文概念角度对解脱与担当进行解读,指出“解脱”在梵文里有很复杂的含义,既有解放、自由、自在的意思,也有逃避、逃脱、放弃的负面意思。“担当”从佛经溯源,就是不舍弃众生。在初期大乘佛教演化成佛菩萨的一种品德。但解脱与担当两种价值之间,有巨大差别。从佛陀时代开始,佛教一直想把两种价值融合在一起,某种程度上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其中有效的理论就是善巧方便,不但在理论上圆融了二者的关系,而且在实践中将不可为变得可为。
李利安教授对程恭让教授的解读给予回应,并引起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他接着向李四龙教授问到,一般来说,解脱的自利性强,担当的利他性强,二者均需要信仰与理性的双重支撑,从人文宗教的视野来看,如何把握解脱与担当的信仰性和人文性,并依此来理解人间佛教的信仰性和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程恭让教授)
李四龙教授认为,如果从人间佛教来讨论解脱与担当的话,由太虚大师到星云大师,人间佛教一方面传承了印度佛教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消化吸收外来宗教的同时保持中国化转型的传统,从而使外来宗教具有中国的气质。中国的传统宗教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特别强调自身的努力,强调为现实人生服务,尽管同时也保留了与神灵之间的神秘体验,所谓人文立本,感应为体。印度佛教的中国化,首先就是将无所不能的佛弱化,特别体现在禅宗强调自力和自我修行在解脱中的重要性。在近现代社会巨大变迁的格局当中,佛教的内涵不断开拓,外延不断延伸,解脱与担当的意涵都有了新的发展。当下,一神教的崛起可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探讨佛教开拓性需要考虑的问题。中国佛教探讨解脱烦恼的问题,就是解决自己的问题。解脱烦恼必须以众生为本,为社会服务。解脱不是画饼充饥,而是立于当下,只有解脱者才能有担当,只有担当者才能得解脱。
李利安教授接着说到,张文良教授近年来关注《大乘起信论》,其中的“三大”思想为中国佛教的理论架构提供了重要支撑,如果依此来看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何为体,何为相,何为用?佛教传统一般将解脱理解为“用”,那么如何从体相用的角度诠释人间佛教的担当精神与实践?
张文良教授首先追溯了体相用思想的源流。从《周易》时代的体用思想到《大乘起信论》的体相用思想,增加了一个“相”,体现了思维方式的转变。天台、华严、禅宗,乃至宋明理学都将体相用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进行使用。既然这是一种思维的工具,那当然可以用来观察人间佛教。人间佛教的体就是慈悲智慧包容平等的精神,相是其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用就是解脱基础上的担当。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悟道,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建立起了僧团组织,将解脱与拯救众生的担当联系了起来,在这之后才逐渐发展出了慈悲、利他的教义。因此,如果要从体相用的角度理解人间佛教的解脱与担当,回归佛陀创教的根本与经过,便会看得更加清楚。
(张文良教授)
在三位教授分别从方便善巧、人文宗教、三大思想的角度诠释了人间佛教的解脱和担当及其相互关系之后,李利安教授接着说道,面对传统的佛教和正在现代化转型的人间佛教,一方面要追求解脱,这是佛教的根本的宗旨;另外一方面,佛教又讲四弘誓愿、四摄六度,这些都是担当精神,这是大乘佛教最感动人心的部分。而这正是人间佛教必须面对的历史传承和现实社会的强劲的呼唤。并向妙凡法师请教,如何理解星云大师对佛教解脱本怀和担当精神的继承和开拓呢?
妙凡法师从自己的学习和观察出发进行分享。她说解脱是常人朗朗上口的一句话,当完成一件事情时,就常说“解脱了”。她认为解脱和担当是一体的两面,解脱来自于担当,而担当的人也必然会解脱。接着,她以星云大师对解脱的想法为例,“佛陀,他能自我解脱,然后教导你解脱的方法,但他不能帮你解脱”。故,解脱要靠自己。妙凡法师还分享了星云大师与病为友的态度,不受老病、好坏、是非、善恶、对待的束缚,自由自在,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进而开拓佛教在人间社会发挥净化人心的愿景。她还给参会者播放了一段佛陀纪念馆的影片,显示解脱了的佛陀又为现实社会的担当提供了支撑。
二、实践的观察
李利安教授认为,星云大师对在佛陀的解脱本怀和现实担当进行了圆融会通的理论解释和实践运用,为佛教开拓出更大的社会生存空间,堪称佛教现代化转型的伟大事业。在佛教的信仰中,确实看到了很多人坚定不移地迈向终极解脱。这种终极解脱既是精神层面的清净和圆满,也是现实生命的自由和快乐。
李利安教授接着问程恭让教授:大师如何能够在对解脱信仰的现实落实当中,开拓出一个全新的佛教文化的景象?
程恭让教授认为星云大师有一种特别的精神气质,能够将般若智慧和善巧方便有机地统一起来。般若智慧指向终极解脱,善巧方便则通向现实担当。通过阅读大师的著作,观察大师的处世不难发现,星云大师的精神就是菩萨的精神,在这种精神之中,解脱的追求和实现担当的责任已经水乳交融。程教授又引用《小品般若经》中三十三天小鸟的故事和《大乘庄严经论》七种“大义”中的“善巧方便”,解释了为什么只有解脱者才能担当,只有担当者才能解脱。般若和方便是菩萨学佛关键中的关键,而星云大师既重视这种般若精神的理论理性,又重视这种方便精神的实践理性,两种精神融合在一起,既构成了星云大师修行精神的核心,也成为了佛光山僧团背后的精神支柱。
李利安教授对程恭让教授的阐述表示认可。又将话题从《小品般若经》的般若和方便,引到中国禅宗所重视的《金刚经》中无住生心、空幻破相、非法与非非法双重否定等思想。李利安教授接着请李四龙教授谈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背景下,疫情和战争这些灾难降临人间的时代,人们应该如何在禅意当中融会解脱的诉求和担当的情怀。
(李四龙教授)
应李利安教授的提问,李四龙教授首先谈论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体现人间佛教的智慧。他认为,我们改变不了外在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内心。幸福是暂时的,苦难也是暂时的。佛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不断吸纳外来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星云大师实现了太虚大师未完成的“教理、教制、教产”革命,培养了新时期的佛教徒,真正实现了宗教的社会教育功能。从宗教的人文教育角度来说,宗教也要考虑怎么样去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体系,让它更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社会在变化发展,谁能跟上这个时代的变化,谁就是未来的领导者。对于佛教来说,亦是如此。
李利安教授又请教张教授两个问题:一是佛光山的人间佛教和日本的佛教在解脱信仰和担当精神方面有何异同?二是如何理解佛光山的这种解脱本怀和担当精神在人间佛教的国际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张文良教授认为,日本佛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解脱和担当之间的张力,他们将解脱视为死亡,将担当视为介入世俗的力量改造社会。而日本的佛光山道场,则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其解脱观是建立在传统佛教的基础上,其担当也是有边界的,并不是组建政党参与政治。而解脱和担当的边界,实际上就是星云大师的一句话“不违古制,别开新行”。从精神内核来讲,我们要继承传统,从实践方式来讲,我们要别开新行,也就是要我们在形式上有所发明创造,要能与时俱进,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妙凡法师)
李利安教授又请妙凡法师用大师所说的话或者说大师所做的事来说明人间佛教的解脱和担当的关系是如何在现实当中得以落实?
妙凡法师说,星云大师有一篇文章《不要让阿弥陀佛帮我们报恩》说的是要由佛光山来承担对所有人的帮助,来承担报恩的责任,承担关怀社会的责任,承担把幸福平安带给人间世社会的使命。大师将西方极乐世界视为一个方便法门,弘法利生体现的是智不住生死,悲不住涅槃的解脱。此外,妙凡法师还以佛光山藏经楼“菩提门、慈悲门、般若门”为例,说明解脱或者担当的后面是来自于一颗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慈悲心。
三、真切的勉励
最后,李利安教授请每位与谈人为参会的硕博士青年学子及听众说一句勉励的话。
程恭让教授说:解脱很难,担当更难。
李四龙教授勉励:以学为本,好学深思。
张文良教授让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一起迎接新的一天。
妙凡法师以星云大师曾说过的一句话鼓励大家,“人生没有困难,面对了,解决了就不会有困难”。
李利安教授对各位与谈人的发言表示认同。他说,担当是解脱的必由之路,担当显示修行之路上的自信和无畏。
李利安教授在最后的总结中说,本次论坛围绕着解脱与担当来观察人间佛教的传承与开拓,这是人类宗教乃至于人类文化共享的一个话题,是人间佛教面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发生重大转型的核心主线,也是本次人间佛教开题论证会诸多议题的一个内在主线。各位与谈嘉宾的精彩发言应会对青年学子们有所启发,希望青年学子们能够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并祝愿大家在此次论坛中有所收获,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不断地进步。
(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提供)
(文:康博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