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注人间佛教,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2022年度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开题论证会于5月28-29日在线上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主办,鉴真图书馆协办,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学术协作。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以及来自海内外22所高校的33位硕博士研究生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
在28日上午举行的开题论证会开幕式上,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对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的宗旨作了说明,并对“人间佛教”的历史定位、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李教授勉励与会硕博士研究生,珍惜缘分并认真参与本次开题报告会,通过对每位发表者的观察以及教授的评议来激发自己的思考,得到高效的学术训练。同时他介绍说,本次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申请,首先通过资格审查从全部报名者中筛选出53位研究计划书,每位研究计划书经过五位教授盲审,筛选出33位申请者获得立项。参与盲审的教授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西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佛光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
上海大学程恭让教授作嘉宾致辞,他回忆起写作奖学金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星云大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并将这个项目的宗旨明确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佛教研究、培养青年人才。他认为这一项目经过多年实施,尤其在疫情以来坚持进行,已经呈现出了可持续性的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张文良教授表示通过审阅开题报告,他感受到了青年学生的学术进步和思想敏锐。他指出开题论证会对于青年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他希望通过本次论证会能让参与者的论文写作有质的飞跃。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表示参加本次开题报告会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生命力,并指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他希望与会的同学能够与时俱进,拿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向参与本次会议的老师、同学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两天的开题报告会与会者能够“克期取证”,提升研究的价值。
(开幕式)
28日至29日,分别进行了八场论文开题论证会,28日的开题论证会由西北大学李心苑老师担任司仪,29日的开题论证会由谢志斌老师担任司仪,上海大学黄凯老师、天津体育学院张晓艺老师、上海社会科学院赵翠翠老师、福建师范大学林啸老师、南京大学颜峻老师、西北大学李心苑老师、湖南师范大学马俊老师、山西师范大学乐晶老师分别担任八场论证会的主持人。
33位入围研究奖学金开题的学生依次做了论证答辩。依次是:清华大学辛放的《“直面”与“对治”——星云大师“要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的佛学渊源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孙建生的《理解与诠释——论佛教诠释学视域下人间佛教的返本与开新》、南京大学王宏伟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哲学之源——以郭象注〈庄子〉、〈肇论〉、〈大乘起信论〉为中心的考察》;苏州大学邝妍彬的《星云大师与三教融合》。
(第一场)
西北大学徐彦峰的《人间佛教的生命关怀思想及实践价值——以星云大师为中心》、南京大学张锦玉的《身心圆融:星云大师生命关怀思想及现代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曾丽娜的《人间佛教生命关怀的特色——以星云大师对死刑的态度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江秋怡的《残障者是否为其不幸负责——从佛教业力理论看残障理解模式》。
(第二场)
西北大学王栩的《星云大师对人间佛教历史渊流解读研究──以〈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为中心》、西北大学张均杰的《人间佛教的生活理念——以《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为中心》、西北大学石庆周的《人间佛教生死学的实践——以“葬式”为中心》、昆明理工大学周子琳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现代化转型进路分析》。
(第三场)
扬州大学朱怡雯的《唐代诗人佛寺结社的“人间性”——人间佛教的一种文化溯源》、南开大学刘雨薇的《说与不说:从〈星云禅话〉看星云大师的禅观与文心》、武汉大学李润菡的《星云大师文艺思想的现代性》、暨南大学李昕遥的《佛光山人间佛教理论书写中的隐喻——以〈佛法真义〉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潘飚的《佛陀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 以〈释迦牟尼佛传〉〈十大弟子传〉为中心》。
(第四场)
香港大学谢瑞琪的《人间佛教的音声践行》、西安交通大学熊雯的《慈悲的密意——佛光山十一面千手观音造像与人间佛教本怀》、浙江大学葛欣然的《汉传佛教炽盛光佛信仰研究》、西北大学廖文慧的《星云大师观音管理法研究》。
(第五场)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释圣因的《“人间佛教”思想在泰国汉传佛教中的发展与实践──以佛光山“四大宗旨”为中心》、西北大学程炳铭的《佛光山海外宗教对话研究——以大洋洲为考察中心》、西北大学康博恒的《大洋洲人间佛教对华侨华人群体的多重凝聚作用研究》、西北大学胡筱雨的《疫情下人间佛教对生命的多维观照——以佛光山为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周晓莹的《“人间佛教”视域下的寺院空间研究——以南京市寺院考察为中心》。
(第六场)
上海社会科学院谭清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敬畏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申光明的《人间佛教的具身伦理与生命秩序——以星云大师的佛学理论和实践路径为中心》、香港珠海学院聂立的《人间佛教思想对于在家居士生命改良之作用机制及路径的质性研究》、南京大学杜研的《以家庭为道场──星云大师的佛光家庭观探究》。
(第七场)
海南大学彭丽的《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的“情”观念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庞景超的《佛教慈善的现代化转型问题探析——以“星云模式人间佛教”为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郑羽彤的《徘徊于“后世俗”与“后人类”之间:人工智能交互下的人间佛教》。
(第八场)
从论证会内容来看,参加此次开题的硕博生来自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音乐学、美术学等诸多专业。他们以多样化的视角对人间佛教,特别是以星云大师为代表的人间佛教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呈现出多元的研究方法和路径。有的对星云大师的思想进行阐释,如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命观、业力观、生活观、文艺观、语言观、敬畏观、家庭观、“情”观等基于古今文本进行阐释;有的通过历时性的梳理,说明佛寺结社、佛教音乐的运用、十一面观音的流变、炽盛光佛信仰等历史现象反映的人间性;有的关注佛光山为佛教国际化发展作出的贡献,如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佛光山在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发展状况;有的通过慈善事业、寺院空间的功能、观音管理学等不同侧面探索佛光山在佛教现代化上作出的成果。
李利安教授、程恭让教授、张文良教授、李四龙教授四位评议老师在听取每位同学的开题报告后,依次进行了全方位的点评,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总的来看,点评内容涉及到选题价值、研究方法、章节结构、资料选择乃至概念界定、题目拟定等方面。老师们强调,参与人间佛教写作奖学金应当始终坚持学术研究的规范,避免命题先行,在具体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和论证。参与者当多从小处着眼,避免空泛大框架无意义的叙述,作出细腻的科学分析。同时,老师们多次鼓励参与者应当大胆地进行创新,最后呈现出优秀的研究成果。
29日下午,举行综合座谈暨闭幕式。综合座谈上,熊雯、周晓莹、释圣因、庞景超、廖文慧等几位学生代表分享了关于此次开题会的感受以及对人间佛教和星云大师的评价,他们在申报奖学金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来自佛光山法师们的温暖。他们还对各位点评老师的认真点评和辛苦工作表示感谢,并表示会尽力修改完善,保证高质量完成论文写作。
在闭幕式上,几位老师对同学们进行了勉励。张文良教授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为喻,希望与会学生通过不同专业同学的接触,得以开阔视野,增长不同的问题意识,在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进一步推进写作工作,到今年下半年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张老师也希望年轻学生能够积极面对老师的批评,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不忘初心。李利安教授表示入选的诸位学生是通过五位双向匿名评审专家筛选出来的结果,这表明了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具有相当的能力,借助这一平台又发现了30多位颇具潜力的佛教研究人才。他希望同学们坚持学术的原则,在不断被批评、审查的过程中提升科研水平。李教授还特别强调,各位学生要珍惜自己的青春,应当认真完成本年度的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项目,为自己未来的科研道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他还以学术协作单位和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计划主持人的身份,特别向人间佛教研究院、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的信任表示感谢,向参与盲审的三十多位教授及出席本次开题论证会的三位教授表示感谢,向所有积极报名并参加本次开题论证会的同学们表示感谢。妙凡法师认为人间佛教写作奖学金项目是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文字作为学者的生命应该被珍视、善待。她以“自依止”和“法依止”勉励青年学生,要把握当下,持之以恒,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未来,并以主办单位的身份向所有参与本次研究奖学金项目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闭幕式)
最后,本次开题论证会在《惜别歌》的歌声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