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分享到:
  • 返回

西北大学2021级宗教史研究相关专业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3-01-05

2022年12月29日,西北大学中国宗教史方向2021级博士研究生及部分相关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此次论证会专家有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西北大学哲学院王雪梅教授、历史学院李永斌副教授和中东研究所谢志斌副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2021级中国史和宗教学专业的7位博硕士参加了开题答辩,历史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以及文学院、哲学院等20多位硕博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会议采取线上方式进行,由李永斌副教授主持。

(参会全体成员)

本次论证会分为两场,7位硕博士分别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总体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和参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陈述。各位答辩委员分别进行了评议,特别是就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完善等提出具体建议。

第一场由3位博士生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历史学院中国宗教史方向博士生廖文慧的题目是《大理观音的渊源及演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历史人类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对大理观音进行长时段的考察。纵向上将大理观音六个时代的变迁做归纳总结,揭示七世纪时以神王一体为核心的亚洲观音文化共享意象在大理地方社会的流传演变;横向上使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田野调查与史料文献相结合,勾勒出观音信仰整合地方社会的内在历程。王雪梅教授建议在文献综述方面,再增加一些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角度对大理观音的研究;在方法和理论视角上要进行提升,加强记忆理论的研究,将民族记忆作为视角。谢志斌副教授认为横向的角度和内在历程之间存在矛盾,需要进一步修改;在选用研究方法时,应增加民族宗教学、宗教人类学等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另外,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时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李永斌副教授认为大理观音的概念需要进一步讨论,观音信仰的地方化包括渊源、传播与演变,应该增加对传播的研究,也要考虑多元文化互动下,大理观音与汉传佛教间的互动。李利安教授指出,论文题目要凸显观音信仰的文化现象和精神意义,突出研究主旨,还要加强对原始材料的梳理,带着问题意识进行材料解读。在推进研究时,充分借鉴以地方佛教与社会关系为对象的同类型研究,从理论思考的角度进行研读。

历史学院中国宗教史方向博士生李沛报告题目为《魏晋至宋元异域佛教方志研究》。总体思路是在对“异域佛教方志”概念的界定下,以异域佛教方志文献为研究对象,观察这些文献是如何形成、承载、呈现对历史的记载。此外,空间感成为发掘问题的逻辑前提,也是论文的主线。在该视角下关注“异域”上的佛教存在状况和“域”所呈现的多重空间,以及观察中国人对域外的认识。王雪梅教授认为可考虑将题目改为《公元5—10世纪异域佛教方志研究》,个别章节需要合并或删改,加强学术对话和学术理论方法。此外,文献综述应加强分析性和评述性。谢志斌副教授认为需要重新思考“异域佛教方志”的概念,文章研究思路上有两个层面,需要重新考量一下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能否放在一起。还有整体框架过于宏大,要加强问题意识和问题之间的逻辑性。李永斌副教授认为要重新思考二级和三级标题,加强问题意识,还有对“国家层面的文明交往需要”应该再细化。李利安教授认为大纲需要再整合,凸显我们的学术价值。从概念到问题的挖掘,问题之间逻辑关系的呈现,要回避前人已有的研究,实现我们的创新和个性。

丝绸之路研究院中国宗教史方向博士生徐彦峰报告题目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关中地区佛教地理研究》,该选题在时间上选取了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一较长历史时期,目的在于动态考察这一长时段佛教在关中的发展演变,总结其发展规律及特点。主要通过考察僧人、寺院、石窟寺、佛教义学、经典传播等佛教因素在关中区域内的分布与整合,并结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对关中地区的佛教发展特点做出一些分析与说明。该选题希望对关中地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各因素分布做出尽可能全面的复原,为研究关中地区佛教提供基础数据,同时通过分析,展现出关中地区佛教的特点,以及对关中地区的佛教为何会在这一时期成为中国佛教的重心做出说明。王雪梅教授认为该选题的框架还不够严谨,各章之间的联系没有体现出来,同时建议他要在方法与视野上实现突破;谢志斌副教授对该选题的框架提出了一些调整建议,并且希望他可以多借鉴一些西方宗教地理学理论,拓宽研究视野;李永斌副教授对该选题的时空范围提出了一些问题,建议可以对时空范围进行一些调整,同时建议关注相关研究动态;李利安教授建议该选题的研究范围应在对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同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野上需要有突破,并给该选题提出了一些研究思路。

第二场由4位硕士生进行论文开题报告。历史学院中国史专业硕士生康博恒报告题目是《宋代江南民间观音信仰形态及其演变》。该论文以宋代江南地区的民间观音信仰为研究对象,采取佛教史和地方文化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选用生活史的视角,关注观音信仰在底层社会生活中的状况,试图对民间观音信仰的形态及其演变进行讨论。王雪梅教授首先肯定了选题的意义和创新性,又提出研究综述的展开应当紧密联系主题,内容设置上不够深入,可以尝试具体到某一类型的民间观音信仰而进行充分的研究。另外,在研究方法和行文词汇等方面应当与学界对接而仔细思考。李永斌副教授认为在框架结构设置上,存在跑题的现象,对形态和演变的关注不足,也不能选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李利安教授指出,撰写研究综述时,要聚焦到宋代江南民间观音信仰,避免泛泛而谈。在章节设置上,也存在逻辑链条不清晰,内容分散,无法支持主题的问题。在推进研究时,要紧紧围绕主题,也可以适当突出“家庭”或“籖占”等既定的内容设置。

历史学院宗教学专业硕士生胡筱雨的报告题目是《汉魏两晋时期佛经崇拜现象研究》。论文主要是以汉魏两晋时期的佛经崇拜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现象起源、表现形式、社会功效等几个方面出发论述,从而对佛教经典在传入中国初期是如何逐渐形成崇拜体系的这一问题进行整体的把握与考察。王雪梅教授肯定了选题的学术价值,但认为论文目前的框架结构并没有凸显出此时佛经信仰的时代特质,应当在文献的收集以及后续的阅读上再下功夫。李永斌老师认为论文各个章节所包含的内容太过宏大,要注意对研究问题的精确与细化。谢志斌老师建议注重对比研究,例如可以将古印度的崇经行为与中国的崇经行为作出对比,以展现出此时佛经崇拜的特色。李利安教授指出,在探讨早期佛经崇拜时,除了论及到表面上的佛经崇拜方式,另外还要留意早期民众佛经崇拜心理的形成。

历史学院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周杰报告题目是《隋唐时期观音经典信仰研究》,本课题是从中国古代藏内文献和民间小说中记载的隋唐时期观音经典感应故事出发,展开对观音经典信仰在隋唐时期基本形态的探究。隋唐时期具有中国佛教宗派思想的名僧对观音经典的中国化诠释,使得观音经典及其信仰更加丰富。从历史学和宗教学的角度,分析作为宗教信众践行宗教观念文本展现的感应故事,可以更好的探究隋唐时期观音经典信仰的基本形态。王雪梅教授认为对隋唐时期观音经典信仰的研究,还需要关注敦煌文献和发愿偈等相关内容。谢志斌副教授认为该选题需要明确具体的研究方向是信仰内容的研究还是信仰现象的研究,以及观音经典在隋唐时期的神圣性塑造问题和这一神圣性塑造对信众的信仰心理的影响问题。李永斌副教授指出,首先文献综述方面需要体现与研究课题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化的阐述。其次在章节设计方面,用词要凝练、准确,前后章节要加强逻辑性。

历史学院宗教学专业硕士生董丽君报告题目是《唐宋时期五台山神圣性建构的发展过程——以<清凉三传>为中心》。首先通过《古清凉传》与《广清凉传》的记载分析五台山如何成为文殊菩萨道场。其次分别通过《古清凉传》与《广清凉传》探讨五台山小范围神圣空间的建构与神圣场域的扩张,并通过感通事迹及帝王崇建分析五台山即“圣山”思想的出现与发展。最后通过《续清凉传》分析张商英对文殊“法门”神异性的宣扬。王雪梅老师认为理论与方法略有欠缺,建议从山志的神圣性记叙方向提出问题、细化研究。谢志斌老师指出报告用词问题且缺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也有所欠缺,需要加强。李永斌老师认为研究内容创新性不够,需要深化问题意识调整研究内容,注意相关外文文献的研读。李利安老师认为问题意识要加强,需重新确认研究重点,布局文章框架,建议选取一本进行深入思考,细化研究。

2021级学术学位开题论证会结束后,专家组老师建议参与答辩成员尽快根据建议修改开题报告,落实论文写作的工作,并嘱咐大家在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老师沟通。最后,预祝大家都能按时、高质量完成论文写作并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编辑:董丽君)

上一篇:2023年度(第八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开题论证会开幕

下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2022届中国宗教史、宗教学专业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