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 分享到:
  • 返回

2023年度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项目师生交流会在上海举行

发布时间:2023-04-06

4月1日晚7时至9时,以“《星云大师全集》与星云大师思想”为主题的2023年度(第八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项目师生交流会于上海星云文教馆举行。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妙凡法师、《星云大师全集》主编蔡孟桦老师以及来自日本、泰国和海峡两岸的30余名海内外青年学子出席了此次交流会,西北大学谢志斌副教授担任主持。

73DE8

(交流会现场)

11B6F7

(蔡孟桦主编发言)

《星云大师全集》于2019年由中国大陆的新星出版社出版发行,共108册,约4000万字。主编蔡孟桦女士在发言中说,《星云大师全集》是大师七十二年各种作品的一次大结集,是大师一生心血的结晶,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正如星云大师在自序中所说:“这是一部非常复杂的《全集》,因为在我个人成长的九十年岁月中,于时间上,经历了北伐时期、土匪横行、军阀割据,以至抗战、内战、两岸对峙等时期;于地理上,我走遍世界五大洲,几乎平均每年环绕地球一、二次;于人事上,上至国王大臣,下至贩夫走卒,我一概平等对待,视为朋友。尤其在我一生的时光之中,于佛教里,凡事不推诿,举凡弘法建寺、安僧办道、创办学校、成立协会、养老育幼、救济孤苦、社会服务等,皆尽力而为。也因此,成就了我多元的人生。”所以大师的每一个字都凝聚了深刻的含义和力量。蔡主编还提到了《星云大师全集》繁体增订本的筹备与出版情况,希望青年学子们珍惜这部罕见的文献汇集,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利用,以推动人间佛教研究的不断深入。

6E36

(李利安教授发言)

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在发言中认为,《星云大师全集》是历来佛教领域人物著作结集中体量最大的,并在人间佛教方面实现了理论的建构、方向的确定以及实践方法的探索,其思想内涵和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承接一个历史:回归佛陀本怀,承接大乘佛教的正法历史;二是审视一个历史:审视明清时期佛教的萎靡局面,告别明清时期佛教的闭塞沉闷、保守退避;三是汇聚一个历史:汇聚民国以来百年佛教的振兴史,用生命见证佛教的转型;四是开启一个历史:进一步推进佛教的现代化转型,开启了人间佛教的未来发展方向。李利安教授还认为,大师全集以辉煌巨制的规模,以大陆的出版社向全球公开推出,充分反映了星云大师的著作与思想及其事业与价值,不但突破了政治与经济的藩篱,而且超越了宗教信仰的范畴,以中华文化现代复兴的姿态,获得海峡两岸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也充分说明以文化弘扬佛法的路径不仅符合佛教文化的特性,也符合这个时代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激活传统文化,对接现代文明,提升生命品质,促进社会进步,这样的文化是最有力量的,相信《星云大师全集》凝聚着这样一种力量,也散发这样一种力量。

AEDA

(李四龙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从世界佛教和中国佛教的两个视野讨论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定位以及《星云大师全集》的现实意义。李教授认为,星云大师是中国人优秀品质的代表,是近现代中国人奋斗自强的缩影,汉传佛教到了星云大师这里,呈现出全新的气象,实现了汉传大乘佛教的全面复兴。同时,星云大师的国际弘法使佛教成为真正的世界宗教,这一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转型超越了民国时期高僧大德的建树,是汉传大乘佛教未来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正确方向。李教授还认为,《星云大师全集》用现代的手段记录了大师的文字,使大师的音容笑貌长存人间,《星云大师全集》让星云大师的教体成文,法身常住。

7A58

(妙凡法师发言)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妙凡院长在发言中指出,《星云大师全集》的体量十分庞大,这是因为星云大师不断的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回归到理论。星云大师将文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他宗教文学的一生,就是他宗教实践的一生;宗教实践的一生,也是他宗教文学的一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星云大师说给别人听的,写给别人看的,都是星云大师在做的,并且用终生去做。星云大师不仅诵经念佛,更要行经行佛,把佛法的智慧和慈悲,实践在生活中。星云大师的一生,体现了大乘经典的精神和意义,见证了人间佛教从山林走向社会、从消极避世走向积极乐观的重大历史变革。

C635

(姜美如同学提问)

在每位教授和法师的简短发言之后,交流会进入开放问答环节。西北大学硕士生姜美如首先提问,她提问的主题是人间佛教在内部结构和神圣空间方面与传统寺院和西方宗教的不同。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认为人间佛教在僧俗关系上实现了从僧主俗从到僧俗平等的转变,突破了圣凡之分,将传统佛教组织的层级结构完全打破;与此同时,改变了传统佛教寺院在建筑空间上的布局,使之更适合佛教现代功能的发挥。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从人间佛教和传统佛教的对比以及中西宗教的差异对姜美如的问题做了回应,他认为人间佛教不仅在组织结构和建筑结构上变革了传统佛教,而且在思想结构和信仰结构上也与传统佛教不同;与天主教相比,中国佛教寺院没有上下级的垂直关系,在平级的寺庙之间也缺少紧密的联系,近代以来中国佛教不断谋求改革,最终发展为佛光山道场的新模式。妙凡法师认为佛教必须和人类共同价值相适应,她还结合自身的经历,用人间佛教的平等精神对姜美如同学的问题做了进一步解释,并殷切盼望各位学子将佛法的精神运用到生活中来。

93AB8

(谷龙同学提问)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谷龙的问题是佛教面对现代性,从上世纪到现在主要处在一个适应的阶段,谋求与现代性的结合,并以科学理性的思维论证佛教的合法性。但现代性本身的核心观念,如个体主义、社会契约、理性、自由等,并不是从来具有合法性,而是本身就是缘起的,具有历史性。西方哲学在19世纪以来,就对现代性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如尼采,海德格尔,施特劳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回溯西方文明的原初精神视域,即古希腊的古典精神,以充实和重塑现代人的心灵。佛教作为不亚于古希腊传统的东方文明传统,有着相当深刻且丰厚的资源,那么佛教对于现代性的核心观念,应进行怎样的反思与批判,并提出各种重构方案。北京大学李四龙教授从科技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以及科技与宗教的关系出发,认为宗教是一种示弱的文明,而现代性教人争强,争夺求强某种意义上正是人性恶的一种重要体现。现代社会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对人性造成挤压,人类在自身创造的科技中被束缚、被奴役、被异化。李四龙教授对当下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表示深深的忧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应该立足于对于生命本身的关怀上,以唤醒生命本有的智慧与尊严。因为生命本身是充实的,丰满的,只是被现代技术、经济生活与社会秩序所遮蔽了,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佛法的思考与修行,恢复生命本来的存在境域。

3664F

(陈陶同学提问)

法鼓文理学院的陈陶博士在线上提问圣义谛如何贯穿到世俗谛之中。西北大学李利安教授风趣幽默的以“妙凡”这一法号为例,认为“妙”就是微妙、奥妙、奇妙,可以引申为神圣性或超越性,而“凡”则是凡俗、凡人、平凡的现实。人间佛教所提倡的神圣与世俗的关系,就是妙在凡中,真俗不二。因为人间佛教不在神秘当中寻找神圣,不在彼岸当中谋求超越,不在出世以后寻求快乐,而是在平凡之中建构神圣、在凡俗之中实现超越、在凡人之中发现微妙。妙凡法师则以“烦恼即菩提”对这个提问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87A07

(蔡冰砚同学提问)

西北大学硕士生蔡冰砚同学就比较宗教学视野下的佛化婚礼进行了提问。蔡主编结合《星云大师全集》的编纂过程、相关内容以及她的个人体验,对这一问题向全场师生们做了分享。李利安教授说,有些人对佛教寺院举行婚礼表示不解,认为从事独身生活的法师作证婚或夫妻家庭生活的祝福是不太妥当的,他觉得这种担心是没有道理的。天主教堂的婚礼有神父参与,佛教为何不可。僧人独身体现的是佛教修行的某种神圣意义,寺院的清净也并非拒绝人间后才可获得,佛教的所有神圣性历来并非脱离现实的孤立存在,佛教的神圣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能获得,也才有意义。他对佛化婚礼的未来有着极高的期盼以及巨大的信心。西北大学副教授谢志斌老师就其在澳大利亚的考察研究经历也做了相关内容的补充。

E6527

(上:张文、左下:纪荧、右下:吕贺)

吕贺同学向蔡主编和妙凡法师提出了一个关于佛光山是否计划运用ChatGPT技术将《星云大师全集》进行AI训练调试的问题。这一计划旨在实现近乎与星云大师本人的互动对话水平,并探讨未来是否会接入更大规模的佛教文献语料库进行AI训练。他认为这个全集训练项目,以及未来肯定会将数据庞大的佛教文献语料库接入正在技术爆炸的AI系统,就目前的升级速度,几年后就能工业化“生产”中高等专业质量文章。妙凡法师和蔡主编表示,佛光山历来紧跟时代,对这一新兴科技手段的运用已经在筹备中。

上海师范大学纪荧同学就佛教思想研究如何在现代学术研究中不被过度诠释的问题进行提问。李四龙教授建议尽量使用原始文献的词汇,尊重文本原来的语境与时代背景。他认为,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性的思考上,但要以文本为依据。李利安教授补充说,佛教思想的现代研究,某种意义上说,永远都难以百分之百地揭示思想的本来面目,以现代学术方式尤其是西方哲学的方式展开的研究,对佛教思想有过滤和重组乃至肢解的隐忧,而价值判断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否定的,还是信仰的,都带有先入为主的感情,这也会障碍接近佛教思想的真相。如果用佛教“二障”来比喻的话,或许前者类似所知障,后者类似烦恼障。另外,完全顺从佛教思想本有的套路,如使用研究对象本有的范畴和概念,顺从其思维路径,依循其思想框架,这种研究方式对现代人来说也不见得就能深刻体察到这种思想的真谛,所以,完全依从式的进入,对于研究者来说,也是存在一定障碍的。所以,多种方式的并存以及彼此之间的借鉴,要求研究者尽可能消除傲慢和偏见,努力接近思想的真相。

西北大学博士生张文同学在提问中感叹佛光山人间佛教在海外有那么多道场,她询问除宜兴大觉寺和星云文教馆外,人间佛教在大陆还有哪些道场或机构,人间佛教在大陆的发展是否有一定的阻力,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克服。李四龙教授答说,从大陆的政策来看,是非常欢迎人间佛教的,中国佛教协会也一直倡导人间佛教。妙凡法师回答说,除了位于宜兴的佛光祖庭大觉寺和上海星云文教馆外,北京的光中文教馆、深圳的香海苑、扬州的鉴真图书馆、南京的天龙寺、苏州的嘉应会馆等也都属于人间佛教的道场或相关文化机构。人间佛教在大陆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多进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前景。

复旦大学研究生陈心怡同学就敦煌佛教论义文献与佛教“义疏”之间的互动与影响问题向李四龙教授提问。李四龙教授提及他的一篇文章曾对“义论疏”与中古佛教解经类型做过讨论,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他认为,南北朝、隋、初唐的佛教解经文献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两种分别为佛典通论和总论,其中问答较多,和论义的关系更为接近,第三种较接近中国文体,训诂的成分有所增加。

543E3

(陈心怡同学提问)

同学们踊跃提问,老师们都积极而耐心地给予回应。最后,主持人谢志斌副教授对交流会做了总结,整场交流会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编辑:董丽君)

上一篇:2023年度(第八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项目开题论证会闭幕

下一篇:2023年度(第八届)人间佛教研究奖学金项目六场开题论证会相继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