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讲座 | Y. S. Alone:《细读玄奘:探寻古印度造像传统》

发布时间:2019-11-06

       编者按:Y. S. Alone,印度尼赫鲁大学美学与视觉研究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印度艺术、现代印度艺术评论、新佛教通俗视觉文化等。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项目,出版有Early Western Indian Caves:Forms and Patronage,Reintervening Cultural Tradition等专著。


2019年10月30日上午,印度尼赫鲁大学美学与视觉研究学院教授Y. S. Alone做客西北大学 “名家讲坛”,于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题为《细读玄奘:探寻古印度造像传统》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社科处、玄奘研究院主办。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主持讲座,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进行回应,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印度留学博士生冠秀杰担任翻译。来自西北大学与其他高校的师生,以及校内外的文化爱好者,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1.jpg

(李海波教授)

讲座伊始,李海波教授对Alone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对讲座的主题进行了简单介绍。

2.jpg

(Alone教授)

Alone教授本次讲座以玄奘《大唐西域记》这一文本为基础,结合考古出土以及传世留存的大量佛像实物资料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古印度的造像传统。

他首先提到了玄奘《大唐西域记》早期被用于识别印度考古遗址的情况。同成书较早的法显《佛国记》较相比,《大唐西域记》因信息更详尽,细节更丰富,而流传更广泛。其文本不仅记录了佛教遗址,还涉及一些重要的婆罗门教寺院、城市布局与重要场所,被称为考古“圣经”。Alone教授还以印度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坎宁安(Alexander Cunningham)为例,展现《大唐西域记》对印度考古界(尤其是佛教考古)的作用与影响。当然,经过阅读可知,玄奘法师对当时的印度社会也有所观察,比如《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种姓制度、建筑材料与方式同中国的对比、婚姻规定、3种丧葬形式、参加葬礼后的禁忌、器具使用习惯、五明、佛教18个部派……

3.jpg

(博士生冠秀杰)

其次,Alone教授结合实物图片资料,对《大唐西域记》中关于佛像、佛塔的记载作进一步讨论。比如今阿富汗境内巴米扬省的佛像、哈达地区的佛像、楠格哈尔省的阿育王塔;今印度境内阿马拉瓦蒂的佛足(它将帮助人们理解在其他考古遗址中发现的佛足);犍陀罗的首都白沙瓦(记载了5个论师),藏于今巴基斯坦境内小城镇博物馆的菩提树下的佛造像、世亲法师撰写《阿毗达摩俱舍论》的房间,纳加尔地区的两座阿育王塔、梵天神塔、因陀罗神塔、鬼子母神塔,这些地点与相关事件玄奘法师均有提及。

同时,《大唐西域记》还记载了大量的佛本生故事,比如啖子本生、燃灯本生、割肉贸鸽本生、慈力王血施本生、六牙象本生等,列举之余,Alone教授也举出了古印度各地区对应的实物图片资料,以此来对上述本生故事进行解说。《大唐西域记》还提到了帕斯帕塔教派的湿婆神庙,以及沙拉勒纳加尔地区的帕尼尼纪念塔,而Alone教授则进一步探讨了帕尼尼这一人物的宗教身份归属问题。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法师也提到了阿蓝车多罗是伟大的佛教中心,描述了弥勒佛的美丽,记载了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修建、佛陀的遗体被存放在棺材里、八王分舍利等故事。除此之外,玄奘法师还记录了当时盛行的菩萨信仰,比如观音菩萨、弥勒菩萨。

4.jpg

(李利安教授)

随后,李利安教授对Alone教授的本次讲座作出了回应。李教授表示,当年玄奘法师怀着对文化的感恩与探求前往印度,留下了丰富的文本记载——《大唐西域记》;而今天,Alone教授从印度来到了玄奘当年的故乡——长安,把玄奘法师所记载的并在目前印度所留下来的实物信息传递给了我们,这种时空上的文化交汇难能可贵,值得赞叹。

此外,Alone教授利用二重证据法,从《大唐西域记》出发,辅以大量的实物资料对问题进行解读,这有利于我们探求古印度佛教历史的真实。其中所呈现出的学术国际对接,不同学科联合,将推动我们对印度造像历史发展的认识。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成果丰硕,佛教文化在中国不断发展;但遗憾的是,作为发源地与学习对象的印度,其佛教文化却日趋衰落。

不过,李教授也指出,随着各种力量的介入,近代以来印度的佛教正在复兴,而像Alone教授这样的一批学者,正是支撑印度佛教复兴的重要力量之一。与此同时,李教授也就双方能在中印两国文化的当代发展中共同努力这一点表达了喜悦之情。

最后,Alone教授对听众提出的“古印度早期佛教造像风格同古希腊文化之间的联系”,或者说“内陆地区同犍陀罗地区二者之间的佛教造像风格之间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玄奘记载的古印度众多佛寺、佛塔信息的确认情况”,“佛教啖子本生故事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啖子故事产生时间先后”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精彩解答。

5.jpg

(讲座现场)

至此,持续两小时的讲座交流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文:郭储)


(编辑:郭储)

上一篇:讲座 | Y. S. Alone:《佛教理论表达与佛陀形象构建》

下一篇:李利安教授在四川大学作题为《从文化关系的转变看人间佛教文化定位的调整》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