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Y. S. Alone,印度尼赫鲁大学美学与视觉研究学院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古印度艺术、现代印度艺术评论、新佛教通俗视觉文化等。曾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项目,出版有Early Western Indian Caves:Forms and Patronage,Reintervening Cultural Tradition等专著。
2019年10月29日晚,印度尼赫鲁大学美学与视觉研究学院教授Y. S. Alone做客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善导讲坛”第10讲,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题为《佛教理论表达与佛陀形象构建》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西安见月忘指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王雪梅教授主持讲座,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谢志斌博士进行回应,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印度留学博士生冠秀杰担任翻译。来自西北大学与其他高校的师生,以及校内外的文化爱好者,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雪梅教授)
讲座伊始,王雪梅教授对Alone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Y. S. Alone教授)
Alone教授本次讲座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发言中,Alone教授对巴利文佛教文本进行阅读与分析,从理论层面就佛陀形象的发展与变化,以及佛像的出现与存在进行解读。《长部·大因缘经》以佛陀与阿难对话的形式诠释了缘起(pratitya-samvutpāda)和无我(anātma)两大基本概念,从缘起出发论证了生命存在形式的非实性(即无我)。而佛陀在否定我的同时,又肯定了识(chetanā)的重要性,这一点在《长部·大般涅槃经》中得到了阐发。
佛教哲学重视识,并认为其来源于两种正确量知,即现量(pratyakṣa)与比量(anumāna)。而记忆是获得识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记住、理解、阐明某种特殊对象的重要手段,由此看来,对佛陀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长部·大般涅槃经》中提到了早期对佛陀记忆的两种形式,一是圣地,二是纪念性的佛塔。圣地即佛陀出生、成道、初转法轮、涅槃四处,佛陀生前便告诫弟子可去礼敬(阿难!此有四处,乃具有信仰心之善男子,瞻礼尊敬之处……具有信仰心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应往赴朝礼)。而建造佛塔这一做法在佛陀在世时已出现,《长部·大般涅槃经》仅仅是使建造佛塔这一传统在佛教中被合法化,并成为保持人的记忆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Alone教授对早期佛教中 “佛陀是否存在”的焦虑进行分析,以此来反映当时佛教界对佛陀认知的转变,以及对佛陀进行追仰与记忆的有效表达方式的寻求。从《大宝积经》、阿毗达摩论藏等诸多巴利文经典的记载来看,佛陀从存在于十方虚空中的抽象记忆,转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的意象记忆,最后形成物化的、外化的对佛陀遗迹等进行礼敬的具象表达。
(博士生冠秀杰)
在第二部分的发言中,Alone教授结合考古发掘以及传世留存的诸多造像的实物资料,进一步分析了佛陀形象的形成与演变。在讲座中,Alone教授向听众展示了多组照片,它们包括桑吉、马图拉两地多尊佛教造像,迦腻色迦王时期的造像,鹿野苑公元前2世纪造像,鹿野苑5、6世纪的佛教造像,阿旃陀石窟多尊佛教造像。立足于前文的文本分析以及当前的造像解读,再结合殖民艺术史中对佛像起源的争论,Alone教授对佛像起源于公元1世纪前后贵霜帝国的犍陀罗地区这一观点提出异议,同时,Alone教授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即佛像产生年代可能早于犍陀罗造像出现的年代,在此之前在本土文化的影响下或已出现自发造像的行为。与佛陀形象相似的造像出现于公元前2世纪。
(谢志斌博士)
随后,谢志斌博士对Alone教授的本次讲座作出了回应。首先,谢志斌博士对讲座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梳理了本次讲座的逻辑思路和推导过程,并指出,佛像的诞生是一个复杂、漫长甚至艰辛的过程,Alone教授依据巴利文佛教文本,用严密的理论推导出佛像诞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为佛像的出现提供了理论支撑。然后,谢志斌博士简要阐述了佛教造像出现和流行的历史发展路径,分析了佛像集中出现的佛教发展背景,贵霜帝国的文化背景、宗教氛围和艺术传统。
接着,谢志斌博士阐述了佛像产生的人性依据。他认为,在理论的支撑、历史的积淀以外,佛像的诞生还有其人性的需求。第一,人性当中具有神圣性(灵性),佛像的创造是人们企图展现人性中的神圣性的一种原始冲动;第二,佛像的塑造其实是一种表现“自我”意识的冲动,因为所有神圣形象都是在人的形象之上加以诸多的特殊性形成的;第三,佛像艺术是人类一种普遍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神圣事物的无限追仰与尊崇;第四,是一种审美需求,神圣形象都是理想化的完美、圆满的审美追求。基于理论依据、历史发展和人性需求,应该对偶像(崇拜)的存在进行中肯与客观的认识,从视觉图像与历史意识、视觉密码与文化密码两方面来看待与理解。
在问答环节中,Alone教授就希腊造像对佛教造像的影响,以及在讲座中展示的相关实物图片资料的细节等问题作了精彩的解答。
(讲座现场)
至此,持续两小时的讲座交流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文:郭储)
(编辑:郭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