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张淼副教授做客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善导讲坛”第12讲,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题为《“伪经不伪”——论疑伪经与中国佛教》的主题讲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李继武研究员主持讲座,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进行评议。来自西北大学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校外的文化爱好者,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西安见月忘指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李继武研究员首先对张淼副教授的基本情况和研究专长做了介绍。接着张淼副教授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讲座。
(张淼副教授)
第一,何谓“疑伪经”。张淼副教授首先辨析了“疑经”和“伪经”的概念。然后,梳理了从东晋到唐不同经录中对“疑伪经”的称谓及其收入内容、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如道安《综理众经目录》中称“非佛经”。僧祐的《出三藏记集》专门有 “新集疑经伪撰”一目,新添“抄经”(别生经)一类。法经的《众经目录》开“疑惑”、“伪妄”两部分,分列入大小乘经律论中。在彦琮的《众经目录》中最早出现“疑伪经”一词。道宣的《大唐内典录》总结了“历代所出疑伪经论录”。至智升的《开元释教录》,对“疑伪经”的分类已十分详细。
第二,如何判定“疑伪经”。张淼副教授分别分析了历代经录家对“疑伪经”的判定标准并进行对比,总结为四大类:内容标准、形式标准、翻译标准、政治标准。进而分析历代经录家对“疑伪经”的态度,比如道安的“共知鄙薄”、隋代彦琮的“不须抄写”、唐智升的“禁断不听传行”等,又列举了部分当今学者的观点,其中不乏对“疑伪经”的积极价值有正面肯定的表述。
第三,缘何产生“疑伪经”。张淼副教授首先回顾了汤用彤、牧田谛亮对“疑伪经”产生原因的分析,进而指出自己的四点总结。其一,佛教疑伪经的出现是佛教传播的需要。其二,中国文化环境为佛教疑伪经产生提供了土壤。其三,疑伪经的产生与中国民众的信仰需求有着密切关系。其四,中国特殊的政治环境造成了佛教疑伪经的产生。
第四,“疑伪经”与中国佛教研究。讨论“疑伪经”在中国佛教研究方面的一些价值和主要内容。张副教授详细阐释了“疑伪经”当中包含的“地狱思想”、“佛菩萨信仰”、“末法思想”等内容及其相对应的典籍。
(李继武研究员)
李继武研究员认为张淼副教授带来了一场信息量非常大的精彩讲座,指出从文献学、社会学、宗教学等角度重新审视“疑伪经”,发掘其社会价值,对学术研究很有启发性。而且,真伪、正邪、染净等概念背后所反映的二元思想以及对它们的态度也值得反思。
(李利安教授)
李利安教授对这场讲座做了评议。李教授首先从一个非常宏阔的视野回顾了中国文化史上两次大的翻译运动,以阐释“疑伪经”出现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从译经到解经,再到讲经、“用经”,期间必然会出现佛教思想与普通民众的对接,从而发现本有佛经中的部分“不够”之处,所以就有了“造经”现象。
李教授还解析了中国“疑伪经”为什么一定要打着佛的旗号的问题,认为这是佛教文化在异域保持神圣性的措施。李教授认为“疑伪经”的出现使佛教短缺的东西得以扩展,从而利于中国人接受,并得以应对一些反对佛教的力量。这些“疑伪经”促进佛教中国化,将神圣性情感沉淀到民众心灵深处,而且从一定角度来看,大多“疑伪经”也是符合佛陀本怀的。而对“疑伪经”这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态度也变得更加客观、中立、尊重,从而面对历史真实,这是可喜的,有利于中国佛教文化的整体建构。
(讲座现场)
最后,张淼副教授与王雪梅教授、李海波教授、景天星博士、博士生释源秀、炎军先生等人,围绕如何看待《楞严经》的真伪问题、唐以后的中国“疑伪经”流传情况、“疑伪经”的研究方法、中国造经运动中表述方式的模式化、历代经录对“疑伪经”判定的实际社会影响、当代是否存在疑伪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谢志斌)
(编辑:郭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