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李利安教授在西北大学做题为“人性与人文”的讲座

发布时间:2015-11-05

2015年11月4日,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利安教授,应邀在西北大学研究生学术月专家系列讲座中为历史学院以及相关院系部分博硕士研究生做题为“人性与人文”的讲座。讲座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王早娟副教授主持。

李利安教授长期从事佛教历史与思想、宗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对人性问题的有独到的见解。他先是讲述了中国传统以性善、性恶为核心内容的人性论,并指出传统的人性论不能概括人性的全部内涵,因为人性中的善恶问题并不能反映人所必然发生的其他各种关系,所以,这种人性论的内涵和外延都是比较狭小的。对人性的观察应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展开。而关于人文,李教授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一《易经》中的哲理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天”与“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人文”这一概念,并提出自己的文化观与文明观,即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立的一个概念,文化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人为的”和“为人的”。文化发展的最根本原则是符合人性的需求,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所积淀的成果就是文明,最流行的文明标志则是金属器的制造,文字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阶级的划分,国家的形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说。

在随后的讲座中,李教授对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进行了层层解析,提出3+1的人性结构理论。所谓的三,就是三种可以获得公认的人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所谓的一,就是灵性,因为这种人性目前正在探索之中,还存在不同的,所以,将其与其他三种人性划分开来单独分析。任何一种人性都会发出这种人性特有的需求,不同人性需求必然产生不同的文明应对。

李教授讲到,人首先是具有生物性的。从生物意义上看,人是一个蛋白质的聚合体,是一个新陈代谢的系统。人和自然没有本质的区别,人具有物质性、自然性、动物性。所以,人有衣食住行的需要,有睡眠、生殖的需求,有对色声香味触的欲望,人既有求生欲,还有长生欲,人既有自私性,也有狭隘性,既有生命的奥妙与神奇,也有肉体的脆弱和短暂。所有这些都属于人的天性。人的生物性集中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解决,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诞生了与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物质文明。

人性中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人的群体性存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特性。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都具有各自的社会角色,社会定位,社会地位,社会承担,社会贡献,社会影响,以及社会对其的回报等等,每个人因此必然具有社会归属感和寻求尊重、获得荣誉、实现社会价值的冲动。人的社会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告别动物性之后的特性,可以说是一种狭义的人性。这种人性所引发的基本需求就是如何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而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又必然涉及人的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等。这些社会性因素受制于各种制度,而制度的创设与完善又是由政治来实现的,所以,人的社会性呼唤说到底是由政治这种文化来应对的,而这种文化所支撑起来的文明就是制度文明。

1.png

(讲座现场)

李教授接着阐释人的精神性。所谓精神性,就是人的心性。这种人性不但体现在人的思想、理念、情绪、感受等生命最真实的存在,也体现在人能够认识、把握、提升自己的心性,不断协调身心关系,在修心养性中获得精神的自由与超脱,实现精神的安详与自在。精神性是决定生命品质的核心因素。应对人的精神性需求,在一般人那里,主要表现为哲学、文学、艺术、民俗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世俗的精神文明。

李教授还重点介绍了人的本体性,即人的灵性。他提出,人的灵性需求的产物是宗教,这是一种神圣的精神文明。宗教具有塑造人心的重要作用,这种塑造是通过灵性关照与终极超越来实现的。宗教应对人的精神性之所以最强劲、最有力,是依靠对灵性生命的挖掘。灵性是人性中最隐秘、也最恒久、最根本的部分,每个人可能对此的体验并不相同。大体来说,灵性可以分为外在和内在两类,外在灵性主要表现为对神力的信仰以及相信人具有可以与其沟通的能力。佛教中的净土宗和基督教就包含对这种灵性存在的信仰。借助于神力信仰,我们可以得到保佑,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借助于人神沟通,我们死后可以进天堂,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内在灵性主要表现为神理信仰和人最终能够达到一种超越的境界。例如,佛教禅宗讲人人皆有佛性,这种佛性就是人成佛的内在依据,觉性也好,悟性也好,都是精神升华并实现终极超越的基础。而业报轮回与因果报应就是一种神圣的原理,就像一个软件,一种程序安装在生命的机制之中一样,任何人也摆脱不了,这就会激发信仰者行善积福。

最后,李教授还以印度、美国、中国古代社会为例,阐释了他提出的人性需求与文化应对理论。他认为,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内在原因在于三教分别应对人的社会性、精神性和生物性需求,印度古代社会的四种姓制度,除了失去自由、专门为钱三个种姓服务的首陀罗之外,前三个种姓分别应对人的三种不同人性需求,而美国社会的所谓三根支柱,即科教、法律和宗教,也无非是应对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需求的。李教授认为,从人性需求与文化应对的角度进行观察,可以解读很多历史与现实的社会文化现象。

李教授的讲演结束后,现场的老师、同学纷纷提问。主要问题有:宗教文化在应对人的灵性需求的同时,对其他人性需求是否也具有应对的作用以及如何体现这种作用;至善而万能的上帝在造人时为何造出犯罪而不知回归上帝怀抱的人来;从人性需求与文化应对理论如何解释中东的伊斯兰世界的政教关系。李教授对以上问题都进行了解答。讲座结束后,王早娟副教授对李教授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表示赞叹,对李教授带给大家精彩的讲座表示感谢。现场听众纷纷表示此场讲座让他们对于人性和人文有了深刻的认知,他们非常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就人性的认识、灵性的挖掘以及佛教文化的学习等继续向李教授请教。


(编辑:郭储)

上一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魏道儒教授在西北大学作讲座

下一篇:暂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