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15期活动

发布时间:2019-10-23

2019年10月19日下午,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历史学院宗教文化研究室主办的“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15期活动在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徐梅作主题报告,邀请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担任评议人,由硕士生李沛担任主持人。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成员共十余人。

1.jpg

(读书会现场)

首先,主持人李沛对李海波教授成为“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的评议人,并为我们读书会做不定期的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然后,她简单介绍了本期读书会的流程、内容和参加成员,并简要说明此次报告《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的重要性。

2.jpg

(硕士生李沛)

硕士生徐梅本次报告主题为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由社会看宗教起源。报告人首先分为作者及成书背景、内容提要、宗教起源再解读以及读书心得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徐梅对爱弥尔·涂尔干(法语:Émile Durkheim,1858 -1917)的人生经历、成书背景及主要著作做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

第二部分,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该书的研究主题是探讨宗教的起源、定义、本质以及社会功能等问题。关于宗教的起源,在抛出自己观点之前,涂尔干对以往的泛灵论与自然崇拜进行批判。泛灵论和自然崇拜将宗教变成一种幻觉体系,不能解释宗教的起源。在泛灵论和自然崇拜之外,还存在另一种更基本、更原始的膜拜,那就是图腾崇拜。

第三部分,报告者对涂尔干的宗教起源说进行梳理、解读及评价。最后,她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三种属性。涂尔干是否夸大了宗教的社会性,而忽略了精神性?其次,宗教社会学以单一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方法,是否可以运用到对中国传统社会之宗教的研究分析中?此外,涂尔干将宗教三要素归纳为信仰、仪式及教会团体,然而中国传统宗教并不存在涂尔干所说的教会,这一理论是否需要修正?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要素又是什么?

3.jpg

(硕士生徐梅)

随后,李海波教授作为评议人对徐梅的报告做了回应。李老师首先对徐梅认真准备读书会报告的态度给予了肯定与鼓励。在谈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时,李老师指出,书中所涉及的学术背景、哲学背景、宗教信仰背景等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它具有经典的价值,值得大家反复阅读和思考。

接着,李老师分享她的三点启发:1.研究视角:涂尔干认为的宗教是社会性的。宗教信仰从个体出发,个体经验研究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才会上升到社会、制度层面。我们的研究可以从个体到群体、微观到宏观。我们要学习涂尔干的研究视角,同时也要注意,在使用外国理论时一定要有本土化转型。2.研究思路:涂尔干从图腾崇拜开始,也即从最简单最原始的宗教开始(图腾崇拜是不是最原始的宗教我们再讨论),我们要学习的是其研究思路,探索最本质的内容要化繁为简,从最基本、最原始的环节入手。3.研究视野:宗教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宗教学研究不仅要注重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在涂尔干之前,宗教研究一般涉及个体、情感等基于宗教内部的内容,而涂尔干注重宗教群体体验,将视野扩展到实践层面,与社会相挂钩。

4.jpg

(李海波教授)

最后,参与者围绕本次读书会的内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大家谈到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可以体现宗教对社会、人生等不同功能的看法,以这一角度为基础,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宗教与无神论等极端对立的情况。同时具有社会学背景的硕士生张瑞丰给大家分享了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让此次读书会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入。至此,本次“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15期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此次读书会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由西安见月忘指传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文:释真水)


(编辑:郭储)

上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行第16期活动

下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14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