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3期活动

发布时间:2018-09-18

       2018年9月16日下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期活动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成员及部分校外人士共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读书会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报告环节、评议环节、交流讨论环节。

876.png

(读书会现场)

       读书会第3期活动由玄奘研究院讲师白冰博士担任评议人,由2016级博士生谢志斌主持,2017级博士生狄蕊红和2016级硕士生郭储做关于方立天先生《佛教哲学》的读书报告,博士生姚腾负责记录,硕士生李沛负责后勤。

       本次读书会活动首先由主持人谢志斌介绍了读书内容,同时对上一期读书会的报告内容及相关讨论问题做了回顾。鉴于《佛教哲学》的重要性及上一期读书报告中遗留的问题,读书会组织了对该书的又一轮阅读,读书会成员大多为佛教史背景的同学,在佛教哲学和义理方面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这正是继续精读同一本书的意义。

图片4.png

(谢志斌)

       主持人开场发言之后,由博士生狄蕊红做作读书报告,她主要对《佛教哲学》进行了框架式剖析。首先,阐述佛教哲学的范畴以及形成脉络——“人生真实”、“宇宙真实”和“人生与宇宙交互”三个层次是佛教哲学形成的脉络。第二,本书是以西方哲学理论来建构佛教哲学体系。本书十个主要章节是以西方哲学的体系来构架,分别为:人生价值论、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及本体论、佛教认识论等五个部分,方立天先生对该体系的建构不同于佛教史对佛教哲学的书写,这是读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第三,该书的阅读难点。她认为本书的阅读难点在于对众多的佛教名相的辨析,方先生在书中所列的图表应该为读者重视,作为辨析名相的有益助手。第四,分析了《佛教哲学》的书写文本。对阐释相关概念时所用的语句逻辑顺序,她将方先生的书写方式概括为“定”、“辨”、“解”、“论”的基本模型,而对这种书写模式的把握有助于更有效地理解本书内容。

       谈到读书方法时,狄蕊红总结了自己所运用的“目录法”、“图表法”和“概括段落大意法”等。她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第一步浏览目录、把握框架,对一本书进行整体把握;阅读中遇到难懂的内容如“五位七十五法”、“五位百法”时,将书中原文对照图表进行反复理解,或者依据自己的理解绘制图表,不失为一个“笨办法”;此外,小学生时代一直用的“概括段落大意法”是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之后,狄蕊红结合自己对“佛教哲学”主题的其他书籍的阅读,探讨了方立天先生《佛教哲学》与其他同名著作的差异,对比了台湾学者刘贵杰的《佛教哲学》和日本学者小野清秀的《佛教哲学》在结构体系、参考文献引用、内容侧重等方面的不同,她还推荐了“豆瓣网”上的佛教哲学阅读小组所提供的读书参考资料。

       主持人对狄蕊红的报告作了简要总结,认为该报告中提到的读书法和对该书书写模式的分析对我们的学习都很有启发,并提到本书的学以致用,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佛教哲学体系的探讨有益于启发我们建立自己的佛教知识体系,摸清佛教文化的大地图,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在这个坐标系里找到自己研究方向,继续深入。

1546594725112368.png

(狄蕊红)

       第二位报告人是硕士生郭储,她引入书评写作的特点与要求,切入本次读书的主题。其报告分为《佛教哲学》文本介绍、人生的真实与佛教伦理、研究的现代性与批判性三个层面,分别对应书本的宏观描述、内容的微观思考、学术的认识写作, 从中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报告人首先关注本书的版本信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本书的学术规范问题和时代特征问题,并对佛教哲学的在中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探讨本书内容时,报告人把侧重点集中在“佛教人生价值论”章节,她认为本书所探讨的“佛教人生哲学”在实践上强调“去恶存善”和“由染转净”,从而提出了人生真实与伦理上的善恶道德观念能否对等的问题,并引用了作者从道德、心性和形而上三个层面对佛教伦理提出的看法。于研究的现代性与批判性上,报告人在概述此书现代性与批判性结合的书写特色外,还提出在日常的学术认识写作中应当站在阅读人与著作人的双重立场上,认识并学习文本中所彰显的现代性与批判性,学术向下;同时也需把握其思想的时代性与超越性,在合理的批判中正确认识。

       针对郭储的报告,主持人谢志斌进行了简短的回应,他认为郭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做读书报告的模式,既有深入其中的基础内容梳理和分析,又有抽身在外客观、宏观的评判和反思,尤其是对书中某一问题的集中深入思考,值得借鉴。

1546594773153623.png

(郭储)

       之后读书会进行到第二个环节,由白冰老师对两位所作的报告进行了点评:狄蕊红和郭储两位报告人分别从哲学架构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切入《佛教哲学》的阅读,所以白冰老师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了自己的4点看法。第一,哲学体系的架构首先要用到“范畴”概念,方立天先生正是借用了西方哲学的范畴对佛教哲学进行了解读。用哲学方法来研究佛教思想,这也是方先生对佛教哲学的贡献。第二,通过佛教哲学体系的架构,佛教传统的平等、缘起、因果、求智、修善、慈悲、圆融、自利利他等被纳入了辩证的范畴模式。第三,佛教哲学同时也是在中外比较和中国内部于儒道思想的比较中构建起来的,这种构建不但是要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思想,而且还思考了如何同优秀传统文化和国际对接。第四,佛教哲学和佛教文化与国家文化战略密切相关,平等慈悲去解决世界现实问题,正是佛教哲学推动国家文化战略的积极因素。

       在关于佛教哲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方面白老师给大家做了详细讲解。他指出现在学术界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对佛教义理、思想研究的重要性,也应该期待佛学大家的出现。在佛教哲学的学习中首先应该重视佛教相关名词概念的熟练掌握,对佛教基础原典的学习很有必要,其次应该将这些概念融会贯通,并且与佛教相关的修证体系联系起来予以理解。然后应该再回到宗派、人物、文献等具体的研究中。白老师还指出,佛教学习难度大,要注意次第性,踏踏实实打好基础,一定要戒骄戒躁。

1546594800284009.png

(白冰讲师)

       最后,参与者围绕本次读书内容进行了讨论,认为加强佛教基础原典阅读,理解佛教义理,掌握读书方法,坚持学以致用是读书会应当继续坚持的方向。(文:姚腾;摄影:李沛)

      (编辑:郭储)

上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4期活动

下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2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