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2期活动

发布时间:2018-06-25

       2018年6月24日下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2期活动在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成员共十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读书会活动分为三个环节:报告环节、评议环节、交流讨论环节。

1546594078563716.png

(读书会现场)

       第2期读书会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博士生谢志斌、李媛做关于《佛教哲学》的读书报告,由硕士生黄凯担任主持人,讲师李永斌博士担任评议人。硕士生郭储负责记录,硕士生李佳负责后勤。

       主持人黄凯首先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流程和内容,并对第1期读书会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回顾,认为第1期读书会虽然是首次尝试,但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本次读书会在选读书目、报告人层次以及报告准备情况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希望这期读书会能够带给大家更多的收获。

1546594116658730.png

(黄凯)

       第一位报告人是2016级博士生谢志斌。其报告围绕《佛教哲学》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佛教哲学的体系和基本内容。谢志斌首先将《佛家哲学》放在方立天先生整个学术生涯中做了考察,介绍方先生对佛教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对《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目录的对比,介绍了佛教哲学人生论、宇宙论、实践论的体系建立,并与《当代宗教哲学导论》《宗教哲学是什么》的目录进行对比,分析《佛教哲学》的研究特色。第二,“佛教哲学”是什么?谢志斌分析了佛教、佛学、佛法与“佛教哲学”之间的联系和差别,认为佛教哲学是对佛教的哲学思考,同时辨析了“佛教哲学”和“佛教的哲学”,并分析了方先生佛教哲学研究的重点。第三,佛教哲学的研究方法。谢志斌介绍了现代国际佛学研究、现代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各种方法,指出方立天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运用的是哲学问题研究法。并从“客观态度”“同情之默应” “心性之体会”三方面作了介绍。然后提出一些对佛教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第四,佛教哲学的主要特质。主要从“直觉论”和“人生论”两方面分析了方先生指出的“它(佛教哲学)的宗教信仰色彩要远远超过它的哲学义蕴”这一论断。第五,佛教哲学相关的若干问题。比如中国佛教哲学与佛教哲学、佛教哲学与现实关怀等。最后,谢志斌用2005年新加坡《联合晚报》上对方立天先生的评价文章的标题“一生不争,福报自来”八个字向先生致敬,也祝福大家。

1546594179111241.png

(谢志斌)

       第二位报告人是2015级博士生李媛。其报告分别从《佛教哲学》一书的纲领、读此书时的个人思考、以及本书中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与报告。首先,李媛将本书的目录与《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的目录进行对比,简要介绍了方立天先生研究佛教哲学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其后,李媛就其读书时产生的几点问题与思考同大家进行分享,认为本书在泛、全的讲述中涉及的许多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拓展,如书中多次提及的佛教的真、妄与善、恶,佛教道德实践等问题;中国佛教性宗、相宗的空、有属性等问题,慧远的因果报应思想,道生的“顿悟”与禅宗顿悟之关系等问题,以及书中分列的业感缘起、中道缘起、自性缘起、六大缘起、真如缘起、性具实相、自性顿现等几种缘起观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最后,李媛提出了几条《佛教哲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书中频繁出现的对佛教的价值判断,受时代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书中认为中国佛教在宋代以后开始衰落的观点可以有其他理解,佛教义学的衰落并不代表佛教的衰落,事实上宋代以后的佛教进入民间、融入生活,依然很有活力;书中还存在个别表述上不严谨的问题,如“境是佛教对世界的认识”、“慧能是禅宗的实际创始人”、“六趣中没有包括植物生命体,可能是因为佛教持不杀生戒,如果再把植物也摄于其中,则生活来源未免失去着落”等表述。

1546594206140391.png

(李媛)

       李永斌老师作为评议人对于两位的报告做了回应。李永斌老师认为谢志斌的报告准备充分,内容宏阔,值得肯定;李媛的报告从具体问题出发,尤其是对书中某些具体问题与自己研究方向相结合进行分析,有启发性,所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准确。同时谈到“佛教”与“佛教哲学”概念的辨析、对方立天先生“里程碑式的贡献”这一观点的认识、在佛教研究中学术与信仰的关系,以及佛教用语的学术化转化等问题。李永斌老师还说到,作为高校的学生或教师,学术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学生阶段,应该明确自己的本职,处理好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另外,李老师还提出希望在以后的报告中更加具体一些,可以侧重于关于所读那本书中的具体某些问题或某些感想展开,提出大家可以一起讨论的一些话题。

1546594231801079.png

(李永斌讲师)

       之后进入讨论交流环节。2017级博士释源秀表示方先生在《佛教哲学》一书中认知与其之前对佛教认知有所不同,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2015级硕士黄凯认为《佛教哲学》这一类型的经典作品,不是一次阅读就可以完全理解掌握,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有更多的收获。同时他认为读书会的举行,不仅可以帮助参与者培养阅读习惯,同时聆听其他同学的报告,也能快速获取更多的学术信息,丰富知识面,训练研究思维。2016级硕士郭储表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不例外。《佛教哲学》除了将自己本身混乱的佛教义理整合为一个体系,使自己便于理解外,更让自身产生共鸣的是其中所提及的“佛教哲学研究的现代化”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不仅限于佛教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2017级硕士李佳则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出发,表示要想真正理解佛教,不能只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应去啃一啃较为难懂的佛教义理。2017级硕士倪丽婷认为,方先生在本书中对佛教价值的发掘和评判,引人思考;方先生对佛教哲学的一些概念的解释深入浅出,对于其自身和其他初学佛教哲学的人来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此外,读书会成员还就《佛教哲学》一书的意义,佛教的真、妄与伦理道德层面的善、恶的结合下的佛教善恶观,慧远对业报轮回思想的发展,性相二宗与空有二宗等问题做了简短讨论。

       香积寺觉真法师、西大博物馆宁哲老师等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校内外人士也参加了读书会并分享了相关观点。同时,他们对“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的形式予以赞赏,认为是很专业的一种读书会形式,对学习、交流和研究很有帮助,并祝愿读书会越办越好。

1546594259285989.png

(读书会现场)

       至此,“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2期圆满期结束。(文:郭储)

      (编辑:倪丽婷)

上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举办第3期活动

下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正式成立并举办第1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