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晚,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78期活动在线上顺利举行,此次读书会主题为:读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第一至第四章。分别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吴远兮与文学院硕士生杨舒主讲。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副教授、中东研究所谢志斌副教授,以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文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等院系相关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及校外人员和各高校学生,共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姜子策老师担任评议人,历史学院硕士生蔡冰砚担任主持人。
(汇报人:吴远兮)
硕士生吴远兮在导论部分,首先通过书中的核心问题引出杨庆堃先生对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信仰系统、仪式活动和组织性关系,其目的是处理人生面对的终极关怀的问题;而教义的证明就是用以应付来自实际经验的矛盾现象。之后,分别讲述了中国宗教的关键内容超自然因素与宗教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中国宗教超自然因素部分,引申出了由于时代新思潮与科学破除迷信的大背景下,梁启超等民族学者所持的中国无宗教论的观点。在宗教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部分,基于现象讲述中国宗教的特点,寺院数量多;社会功能覆盖完全;贯穿在文化体系当中等特点,并且以表格形式的数据和实物图片作为论据。第二章,家庭整合中的宗教,在中国社会以家庭为最基本单位进行宗教活动的运行,家庭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吴远兮分别从祖先崇拜的理论建构、仪式及其作用、葬礼和祭礼的经典解释三部分进行讲述。其中介绍生者的情感与行为转换为一种双方生存观念作为理论基础,使其具备凝聚家族与重振家庭地位。保持群体对宗族传统和历史的记忆,维持道德信仰,群体的凝聚力借此油然而生。通过所有家族成员参与的仪式,家族不断地强化自豪、忠诚和团结的情感。最后,提出了两个探讨的问题,第一,“儒教”是宗教吗?第二,如何理解“Diffused”?“Diffused”一词的理解列举了欧大年的不同看法。关于“儒教”的宗教性问题,他通过阐述瓦哈与保罗•蒂利希的宗教观点来联结杨庆堃先生对其的解释,作为思想体系,儒学的宗教特性存在于对天和命运观念等模糊不清的态度中。
(汇报人:杨舒)
第二个进行汇报的是硕士生杨舒,她的汇报内容为第三章社会和经济团体中的宗教,第四章民间信仰的公众性。第一部分,她分别从社会团体中宗教义务(结社)、农民的农业神崇拜、手工业与贸易中的宗教与财神四个视角分别进行介绍。从各个领域具体所依持的神灵,整合群体、增强群体与团结意识的社会功能,慰藉、补充精神的心理功能等进行介绍。其中,“社会团体”主要指传统中国民间社会中的结社。它是自发的、超越血缘的,直接为世俗服务。宗教成分赋予团体神圣的令人敬畏的特征,通过宗教制度对世俗利益的约束,形成强有力的整合力量,提高个人忠诚度、增强团体的团结和稳定。在农业神层面存在着官方与民间的区分。财神体系的存在,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未发展出接近现代工业模式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不仅要从价值体系入手,还要以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模式入手。第二部分,她分为三小部分进行介绍,分别为经济和非经济性的大众宗教仪式、传统节日对社区的意义和寺庙和神灵作为社区共同象征。总结出了三者的核心要点为,宗教提供了一个可以超越经济利益、阶级地位和社会背景的集体象征,将民众凝聚在社区之中。无论是非庙会还是节日、寺庙,都是将群体以阶段性的凝聚在欢快、界限模糊的环境中整合,建立共同利益、信仰、意识与避风港等。最后,她提出了两个探讨的学术问题。第一,秘密社会的“边缘”性。第二,庙会研究。秘密社会的“边缘”性,例举了王明珂与鲁西奇两位先生的观点,其中,鲁西奇,“边缘的核心”:秘密社会的“核心集团”多由社会边缘群体中的“精英”构成,其核心区多位于“合法性”政治社会经济体系的“边缘”,空间扩散方式从“边缘”到“边缘”。关于庙会的研究,通过伊利亚德的理论与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作品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评议人:姜子策老师)
接下来由本次读书会的评议人姜子策老师,对两位同学的汇报进行了点评。首先,对两位同学条理清晰、剥丝抽茧式的汇报态度给予了肯定,同时分别提出了加强提炼表述与整体思路规范的建议。其次,姜老师提出了他对读书的看法,建议同学们读书要了解作者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经历,发现其背后的机制与学术脉络。要与同时代的学者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相互间的共性与时代问题。读书时刻心存问题,发现经典的精处,理解学术逻辑与底层逻辑,寻觅隐藏的学术思考与极强针对性的问题。再次,姜老师认为,对一个经典的理解一定相伴而生的是对它的误读。但这里的误读是积极的。误读是理解的必然,也是最正常的现象。例如:《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这本书来说,第一种误读是杨先生自己对中国宗教理解的偏颇。第二种误读是当下学者在读杨先生这本书的时候的误读。第三种误读是译者在翻译上的出入。第四种误读是引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套用在中国宗教上的误读。因此,对经典的解读必定是反复咀嚼的一个过程,深度剖析时代思潮与区域文化差异。经典的解读很重视规范性与传承性,需要代代相承。经典的解读需要开阔的视野与格局,要将才、学、史、德配套起来,均衡发展。最后,姜老师提出了此次读书会概括性的问题,是否存在中国的理论来解释西方社会的宗教问题的可能?用传统的中国经史的学术传统和学问,去解释西方的文化或者西方的宗教?姜老师认为最具矛盾的答案最为合理,即存在又不存在。因为集大成者们往往都会以矛盾观念去回答问题,推动社会的发展。杨先生这本书也是如此,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制度式宗教和分散式宗教,学界的最大矛盾点与分歧点在于对后者的理解。大家要有一个感觉,就是最后的东西,高度凝练化一定是要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这是经典性的学术专著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它要提出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就是他整个学术研究浓缩最后的精华所在。姜老师认为杨先生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最经典的点在于发现了中国宗教。活动结束之际,姜老师再次抛出问题,佛教如果把它浓缩成一个最关键、直指的概念是什么?
至此,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第78期读书会圆满结束。
(编辑: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