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李利安教授在西安户县主讲《生命需求与文化建构》

发布时间:2017-05-07

2017年5月1日上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李利安教授应户县作家协会的邀请在西安户县龙窝读书会主讲了《生命需求与文化建构》,来自西安市、户县各地的传统文化爱好者70余人满怀欣喜地聆听了李教授的讲座。户县作家协会主席刘珂先生主持了此次讲座。

图片3.png

(李利安教授主讲)

讲座伊始,李教授向听众从“文化”一词娓娓道来,指出了文化就是“人为”与“为人”的一切,文化和自然构成了世界的两面,文化的根本用途就是满足人的需求。

接下来将人的四大生命属性逐一展开,首先是人的生物性,表现在活得安全与活得富足等,它由物质文明来供给;其次是人的社会属性,人的社会角色会随着成长而日趋丰满,也随着衰老病死而渐趋消亡,角色的认识、寻找、丰满与完成以及角色的膨胀与升华,尊严与价值的实现等社会性生命诉求,由制度文明来支撑。这两种生命属性必须相互呼应,和谐相伴,协调地走向终结;再次是生命的精神属性,浅表层次的精神需求可以借助艺术、哲学、伦理学等来滋养,精神属性首先表现为人对于知识的追求,继而在获取大量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精神的独立与超脱;第四是人的灵性生命,这是生命根本,生命的归宿,是恒久的,也是神秘的,灵性生命要通过体验和修行来休悟,并不断得到激发与养护,使之越来越壮大,从而回归自我本来面目,实现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既解脱自在,又活在永恒。灵性生命的需求只能靠宗教信仰来提供。可以说,一般精神性生命处在世俗性的精神世界,而灵性生命则属于神圣性的精神世界。

李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正是各有侧重地满足着人的这些生命需求,而在中华大地上延绵至今,影响深远。他还以轴心时代人类智慧大爆发为例,进一步阐释和比较了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认为这三种文明分别在人与自然、人与神、人与人等三种关系处理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建树,让听众有了深刻的跨文明比较的视野。讲座完后,在场听众无不欢欣赞叹,并和李教授积极互动。

图片4.png

(现场问答  刘珂先生主持此次讲座)

整场讲座李教授高屋建瓴,向听众拉开了一条条清晰鲜明的文化发展的线索,对生命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了深刻明晰的讲解和把握,给听众展开了一扇探索生命、理解文化的大门,堪称一次福慧增长的文化盛宴。

图片5.png

(现场听众请益)

讲座结束后,在刘珂先生的陪同下,李利安教授及其博士后王昊与李海波教授等人考察了户县终南山区的净居兰若、望仙观、终南山内观禅中心、石龙寺、圣母山天主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


(编辑:郭储)

上一篇:张文良教授于西北大学作题为“中日佛教研究方法”的讲座

下一篇:李利安教授在西安泓泽汇讲解星云大师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