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讲座 | 人活着,到底想要什么?

发布时间:2016-07-11

编者按:7月9日李利安教授登上“扬州讲坛”,主讲“人性与文明”。 人性,这个从古至今让哲学家无限困惑的问题,其实正是我们生命品质与生活变迁的奥秘所在。

主讲人简介:李利安,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佛教研究所所长,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佛教历史与哲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兼任教育部“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特邀研究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曾多次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各类文化班讲授课程。



非常高兴来到“扬州讲坛”。“扬州讲坛”非常有名,在国内外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今天我想给大家谈谈人性的问题,并将其与人类文明联系在一起来审视。说到人性与文明,每个人都有资格来谈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人活在世上,会有各种追求,产生各种问题,各种情绪,回顾一生,也会有很多懊悔、遗憾、经验、教训,我们要最坦然地面对人性深层的问题,但有时又出于种种的蒙蔽,而无法触及其真相。所有的人类,不同民族、国家,只要是这个地球上的,其历史发展,都是人性的表达,都是人性需求的呈现与供给的过程。

图片170.png

(李利安教授)

人是什么动物?在定义方面,大家共同认可的是:人是动物。至于是什么动物,回答却不一样。

恩格斯认为,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这也是中国字典里的常见解释。那么人制造工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资料,为了活下去。这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角度来解释人。

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人有积极主动的社会组织,有伦理道德,懂权力政治,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的说法。

有的认为,人其实就是一种心的外现,人活在心中。所谓我命在心不在身。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此时此刻表现什么样生命的存在形态,最终其实都是心在做主。佛教徒认识佛,还会从法身、报身、化身等不同类型来体察,所谓法身,那又是一种神奇的生命存在形态。

我试图提出3+1的人性结构。

图片171.png

(图说:3+1人性结构。图/李利安老师提供)

1、自然性

观察人性,最容易看见和理解的,首先是自然性,也就是动物性,这和其他动物没有区别,就是蛋白质的聚合体,是一个新陈代谢的系统。在这种自然性下,每人都有自私性,放纵性,都有求生欲。记得在汶川地震时,曾发生“范跑跑”事件,这被媒体拿来讨论非常激烈。之所以可讨论,是因为面对不同类型的人性时,人们不知道应该如何取舍。《西游记》里面的猪八戒,好色好吃好睡,还动不动想散伙,他的这种行为似乎并没有引起读者的深恶痛绝,有时甚至还显得很可爱。可见是人性深处有了共鸣。

人,首先要存在下来,活得安全。活着则必须有吃喝、有空气、阳光、需要御寒、需要各种物质条件。佛教所说的五欲中,色、食、睡都是人的自然性需求,孔子所说的食色性也也是人的自然性的一种表达。如果物质生活条件好、还没有其他领域的过分欲望的话,就是享清福,陕西人说的衣食无忧、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活得很滋润,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价值追求就是有福德。

怎么才能供应充足,怎么满足人的衣食住行需求,这本质上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始终在认知自然,改造自然,索取于自然。由此而有了科学技术,来应对人的自然性需求,并支撑起物质文明。说到文明,与文化相关。面对自然有天文,面对社会有人文,所以“文化”,是把“文”不断推广,教化天下,严格来讲“文化”是动词,它是不断变化的。“明”,是闪光的,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积淀的成果。从今天的主流历史观来看,到了金属器出现、城市出现之后,人类才有了真正的物质文明。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类生活资料的供给达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度。

图片172.png

(图说:李利安教授登临扬州讲坛。摄影/史宏伟)

2、社会性

社会性,即侠义的人性,如中国历史上的人性论,其实主要是探索人的社会性。这是另外一种人性,形成人的另外一种存在模式。每个人都有社会角色,是爸爸,是儿子,是老师,是领导……随着年龄的长大,社会角色也会变多,角色的定位也越来越明晰。每一个人都要寻找自己的角色,如果没有角色,那一定很痛苦很悲伤。流浪汉,社会角色很少,社会地位低下,他们无家可归,连最基本的社会归属感都丧失了。有的人,社会角色很重要,还很多,社会的承担和社会的贡献都很大,社会对他的回应和记忆也就很强烈,他的社会价值也得以实现,这种人的社会性生命十分强劲。假使一个人到孤岛上,三五十年下来,不会说话了,没有羞耻感了,没有礼貌了,成了一个野人。这种“人”,从生物性上来讲是人,但从社会性上来看,就不是人。因为他没有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没有社会定位,没有社会承担,没有社会影响,没有社会对他的回应和记忆。世界上的富翁,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创造财富,他们不是要生活资料,而是要影响社会的能力得以维持或不断提升,他们要的是社会价值。

人性当中的社会性需求的满足既可以成就人的生命价值,也可以给人带来很多困惑,甚至是束缚,又导致人的诸多哀叹和苦难。姚贝娜临去世时,说了一句话,让我感慨万千。她说:我不怕死,但是我怕离别。对她来说,肉体的生与死无所谓,但失去社会性生命很难承受,甚至恐惧。为了对治社会性生命所带来的压迫,很多思想家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我曾经在一次讲课中提出三个问题,老子为什么一路向西?我想是为了离开烦嚣的社会,将自己融化在大自然之中,即所谓回归。为什么骑的是牛,牛是温和的,随顺的,悠缓的,与自然最亲近的。老子为什么不知所终,他是在对社会性的减弱甚至应该说是彻底的断割之后,只剩下单纯的生命,与自然完全融化在一起。那个时候,其自然生命的消失如同草木的一样平静,甚至是美丽。

从人的社会性来看,人都要活得有人格、有尊严。如果社会角色实现的好,就会形成一种社会关系,并支撑起一种社会定位,有了社会的归属,实现其社会的价值,就可能有地位,有影响,有社会人的某种美好感觉,从而满足其社会性的需求。中国古人讲求高朋满座,德高望重,青史留名,荣归故里,名扬天下,这也是在人与人关系中表达的一种社会性诉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代表了人的社会性诉求,儒家圣贤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佛教中的菩萨慈悲为怀,积极入世,救度众生,更是社会性的全面升华。人人可以成为政治家、哲学家……在追逐过程中,大家发现必须有一种规则,来保障大家公平地实现自己的社会性诉求。这一共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广泛,规则就可能越来越合理,人的社会性诉求就有了一个实现的平台。这就是一种社会性诉求不断促使社会制度完善的过程。而社会制度的变化又主要是一种政治文化的演进过程。所以说,政治文化支撑了制度文明。

3、精神性

人还有精神性,也就是心性。人总是想探索自己的命运,而动物没有。乡下的孩子经常在晚上会仰望星空,问各种问题,尤其是小孩子,天性没有泯灭和掩盖之前,总是问这问那,都想了解,人类的知识就是这样不断丰富起来的。例如,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古人认为是天圆地方,可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告诉我们另一个三世十方的世界体系,而且世界有好坏,好世界与坏世界之间可以建立联系。总之,人都希望活得明白,这是人的精神性的第一种表现。

人有思维能力,必然具有求知欲,在认识外界的过程中形成主观世界。而主观认识还有另外一种能力,即在认识外界并接受外界影响的同时,冲破外的束缚。人在生活中,主观会被客观所影响,难免有郁闷、烦躁、不安、愤怒、伤感,不良的情绪,如果我们精神能自主,能超越,能摆脱外界的控制,就可以在另外一个层面发挥主观能动的作用,形成不受外界左右的精神境界。

于是,人活得好不好,不在于职位,还在于内心境界。活得快乐,是所有人都不可能改变的追求,但是非常难。作为一种人性,真正的精神性是独立的,是可以不受外界影响而自我生成、自我延续,自我提升的。

精神性作为人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成分。一个植物人,为什么加“植物”这一定语,就是因为他缺乏了精神性。而缺少了精神性的人,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了。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植物人,已经没有人要求他去实现自己的社会角色,甚至他的自然性生命继续存在的价值也成为伦理学中的难题,而脑死亡能不能作为生死的界限也成为争论不休的话题。

精神性诉求的实现就是要有智慧,总体上看,这是处理身与心的关系。哲学、文学、艺术等都可以让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得以完善,让你的情操得以陶冶,让你的身心得以放松。从这个层面来看,人文支撑了世俗的精神文明。

+1、本体性

人性,还有本体性,就是灵性。灵是什么?所有以“灵”组成的词语,都有超物性,看不见摸不着,但特别吸引你。人性中也有这样的东西。当然,这种人性,有些人是不认可的,加之又与前三种人性有巨大的不同,所以我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性来分析,由此形成人性的“3+1”结构。

灵性,生命深处存在的一种特殊存在,超越了上述所有的人性领域。佛教所说的自性、空性、觉性、法身以及业力等,都是一种超物质超时空的存在,都具有灵性的特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就是一种灵性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精神净化,灵魂安顿,就是一种灵性的升华。升华了,可以说被“洗脑”了,精神非常阳光,非常安稳,非常坦荡,那多好啊。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种内在超越的需求,数千年来,很多人一直孜孜追求,实现生命的自在。    

佛教讲的解脱,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灵魂的安顿。一个人要能挣脱外在枷锁,才能自在。所谓求解脱,就是把绳索解开,把枷锁挣脱。超脱自在,那就是圣人的境界。如何获得这种自在呢?那就要靠宗教信仰,这是一种神圣的精神文明。宗教里面也有诗歌、音乐等。比如西方的艺术,要离开宗教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宗教文化对应的是灵性,激发灵性,提升生命。

图片175.png

(讲座现场)

我们常说人类自古有四大文明体系,而人类文明从内涵上区分主要是由三大类组成,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所有的文化、文明,都是人性的需求所导致的。人性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人性发出不同的呼唤,分别促成不同文明体系的形成。在人性的不同类型中,精神性和本体性是不可分的。人性中的精神性需求尽管也可以通过世俗的精神文明来供给,如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等,尤其是中国自古以来盛行的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等等,在满足人的精神性追求方面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精神性需求要获得深刻的、稳定的、持久的满足,对绝大部分人来说,还需要借助宗教信仰来完成。而宗教信仰则是通过应对人的灵性需求来征服人的内心,从而实现了精神性需求的满足。

从人性需求与文明应对这一历史发展的法则来看,三大类人性,就有三大类文明的应对。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是相互支撑的关系,都是 “供货商”,供给人性的不同需求。以中国来说,道家,最能呼应人的自然性需求,对科技有巨大的贡献;儒家,最能适应人的社会性,对政治有深刻影响;佛教,则主要满足人的精神性需求。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与精神文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人性的三种需求解读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物质文明到了春秋战国,一度长期停滞不前,直到西方人释放了人类长期被关闭着的物欲,并通过工业革命以及海外扩张,将中国也裹挟到这一历史车轮之中。制度文明,到秦汉时期一度画了一个句号,后世的变化仅仅是一种微调,直到辛亥革命才发生了根本变革,不过,很多传统其实又一直延续到今天。精神文明,在魏晋时期基本框架业已形成,唐宋时代最终定型,此后少有发展,一直延续到新文化运动才宣告瓦解。

人性3+1的结构,代表着人性的3+1需求模式,每一种人性需求都要寻找应对的方式,形成文化的发展与文明形态的不断完善。人性是可以修炼的,人性需求也是可以改变和调整的。例如,从人性需求、生命品质和生活价值的角度来看,从自然性到社会性,再到精神性和灵性,它们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实现,呈现出从外到内、从低到高、从凡到圣的过程。这些人性的需求以及需求的应对所要处理的关系,也呈现出从简到繁的转化,而应对这些人性需求的文明,也有一个从俗到凡的转变。

自然性需求是最容易满足的,社会性需求是可以调整的,精神性需求在人性满足与生命品质的塑造方面是极为重要的,也是人人平等的,完全自由的,是空间最大,但很容易受到忽视的一种人性需求。灵性需求是人类的可贵探索,是人实现终极超越、走向最终幸福的努力。

人一定要审视自然性,在尊重自然性的同时,防止其放纵。而原本只是满足自然性需求的应对,如今却远远脱离人的自然性需求本身,变成疲惫不堪的争夺和不顾身心的前进。人的社会性,是因为群体性存在而生的,群体性存在模式的改变也会改变人的社会性需求方向,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的社会性需求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和顺,在简单平凡中实现生命的尊严和人格的升华。人的精神性一旦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提升,人的生命品质必然会发生变革,人性的更多伟大可能由此得以实现。如果能在信仰中安顿自己的精神家园,在灵魂的重塑中实现超凡脱俗的幸福,那将更具有一种神圣的意义。总之,我们要认识人性,关照人性,审视人性需求,把人生过得更圆满,这才是终极需求。(转载自来源:“扬州讲坛”微信公众号,略有改动)


(编辑:郭储)

 

上一篇:李利安教授讲授《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格局的转变—从四大菩萨到五大菩萨》

下一篇:李利安教授在扬州讲坛主讲《人性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