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道儒研究员)
2020年10月19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魏道儒研究员做客西北大学“名家讲坛”,于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作题为《从信仰旨趣的拓展看观音信仰的中国化》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社科处、历史学院、玄奘研究院主办。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李永斌副教授主持讲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荆三隆教授进行回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原所长王亚荣研究员、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西北大学哲学院王雪梅教授,以及来自西北大学与其他高校的师生、校内外的佛教文化爱好者,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本次讲座分为主题报告、评议回应、综合讨论、现场提问四个环节。
主题报告
魏道儒教授本次主题报告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在第一部分中,魏道儒研究员首先就何为“引言”及其重要性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从四大信仰体系、菩萨的地位、菩萨与名山的结缘这三个内容出发,对所讲问题的重要性予以分析。他指出,佛教四大信仰体系包括诸佛信仰、罗汉信仰、菩萨信仰、祖师信仰,这四者均发源于印度、发扬于中国、流行于世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中,菩萨信仰的信仰对象肩负着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两个任务,即个人修行阶位的提高与对社会的贡献成正比,这使得“菩萨”一词在中国社会中成为了褒义词。当然,在“菩萨”代表褒义外,中国人为菩萨信仰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把著名的大菩萨与名山信仰结合起来,使名山因佛教大菩萨而有名,进而成佛教的修行实践中心、理论研究中心、弘法传教中心、朝觐游览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就为中国独创,典型的便是佛教五大名山。
在第二部分中,魏道儒研究员简要梳理了佛教译籍中观音的地位。通过对相关大乘佛教经典的梳理,可知印度佛教中观音的基本特点有三。第一,观音在大乘佛教中并不是排名第一的大菩萨。在众多相关大乘经典中,大菩萨出场排名虽记载不一,但多数情况为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大势至。第二,观音菩萨最显著的特点是“悲”。据经典记载,观音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在救苦救难方面已达到全能。第三,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之一。他是解决人们死后归宿处的重要菩萨。
(讲座现场)
在第三部分中,魏道儒研究员重点阐释了观音信仰在中国扩展的五个方面及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追求。第一,观音菩萨从男性到女性的转化,并且固定下来。这反映了中国人把母爱赋予佛教的菩萨,提高了女性在佛教崇拜体系中的地位,把佛教的抽象教义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生活化。第二,从唐代开始,观音的形象逐步以中国女性审美标准塑造出来,观音的形象既源于现实中的中国汉族妇女形象,又进行了艺术加工,成为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的理想形象。这反映了中国人把理想女性的真善美集中凝聚在一位崇拜对象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理想中的女神形象。第三,强调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最关心的是贫者、穷者、受困者、无权者、无势者。这反映了中国人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爱,并且不追求崇拜对象具有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全能性质。第四,把西方极乐世界的观音菩萨列在所有菩萨之上。这反映了中国人并不崇拜救世主,并不追求佛教的最终解脱目标,而是重点追求来世的幸福。第五,中国人不仅把源于佛教的观音信仰推广到道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民俗等许多方面,甚至在一些基督教的教堂里,也有观音的塑像,使观音成为中国宗教中跨宗教信仰的女神。且观音信仰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都有重要影响。这反映了整个中华民族对于观音精神的推崇是超出宗教界限的。
在第四部分中,魏道儒教授对第三部分的内容做一步概括,指出观音信仰是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晶,并对观音信仰的现实价值予以总结。他表示,观音信仰中蕴含的精神,对于净化人心、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改善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都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在弘扬观音精神文化过程中,不仅要有求于观音,还要提倡学观音、做观音,把观音精神普及社会。
评议回应
随后,荆三隆教授对魏道儒研究员本次讲座的内容作出了回应。荆教授表示,魏道儒研究员的讲座内容在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上有两大创造,不容忽视。
(荆三隆教授)
第一,将观音信仰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用当代五大名山的实践性贯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中国天人合一文化、佛教自然观的拓展与延伸,在佛教思想服务于现实、服务于人民方面,具有颠覆传统观念的特性。五大名山的论证,体现了佛教信仰和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佛教中国化在理论与现实上巧妙而完全的结合。第二,关注观音形象的女性化问题,对观音形象女性化的原因做了多层内涵剖析,这一点极具独特性。在这一点上,荆教授提出可从现实出发对观音形象的女性化问题作出延伸,比如女性信仰的真实性与渴求性,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女性在古今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对观音形象从男到女这一颠覆转化进行解读。同时,我们要看到观音自己拜自己这一故事内容所体现出的平等、自我救赎思想,做到从信观音走向做观音,并把“做观音”这一理念贯彻下来。最后,荆教授还从个人、民族、国家出发,对观音信仰以及做观音理念于三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予以肯定和阐释。
综合讨论
(王亚荣研究员)
王亚荣研究员针对魏道儒研究员的演讲谈了一些感想。他表示,魏道儒研究员此次回到母校开展讲座,便是对玄奘精神的彰显。本次讲座思考全面,这离不开魏道儒研究员对世界佛教史的整体把握、对中国佛教史的熟悉、对当代宗教发展的界定。此外,讲座中提及的“做观音”引人深思:观音信仰作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这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但中国化的终极目的和方向是世界化,我们当推动文化交流、文化互鉴,让源自印度、盛于中国的观音信仰成为新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让中国的观音信仰走出去。
(李利安教授)
李利安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李教授认为魏道儒研究员对问题有着准确的定位、清晰的把握、宏观的考察。本次讲座给人以两点启发。第一,真正让我们感觉到观音信仰在菩萨信体系乃至整个印度佛教体系中的地位。只有先把印度源头文化厘清,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观音信仰的特点。第二,深入挖掘了观音信仰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对应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以及观音身上所体现的中国人的人性需求。在魏研究员及荆教授观点的基础上,李教授表示从外在(自然)与内在(人)天性的角度来分析人的信仰、情感,以及信仰、情感对文化现象的影响,十分有意义,这可能是解读文化特性、发展脉络、未来发展走向终极的根源。人具有短暂性、脆弱性、精神性,其在现实诸多压力下的反抗、恐惧、祈求等回馈给外在的一切东西便是人的一种天性。而观音信仰的女性化表达了人对祥和、平等、绝对、慈悲,以及希望有一种更高能力的庇护等等这样一种情感的诉求,当观音发生性别转换时,人对母性天性的认识和自身天性的需求便结合在一起,他会给人更多的亲近感与安全感;且观音菩萨“悲”的特点,也更能呼应中国人所渴望的女性形象。此外,山水丛林等自然事物可寄托人天性的诉求,从自然化走向人文化乃至神圣化。而菩萨与名山的结合,便是菩萨所代表的文化理念以及人天性中的一种文化诉求附加在山水之间的表现。总体看来,菩萨信仰与观音信仰的女性化、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人性需求对信仰的影响、菩萨信仰与名山的接轨等问题相互交织,在未来菩萨信仰研究中需要我们对此做出重点探讨。
李海波教授则表示,魏道儒研究员在讲座中对“慈”、“悲”二词的诠释使其很受启发。她提到,在对“慈”“悲”二词进行解释时,往往是从经典出发,释作与众生乐是慈,拔众生苦是悲;但魏老师对此进行了现代性的阐释,用“慈是锦上添花,悲是雪中送炭”这一现代语言对其做了清晰的界定,这对研究者、信仰者而言大有受益。
王雪梅教授提出了“菩萨信仰在中国的流行,是否与儒家圣人崇拜有关”这一问题,魏道儒研究员就此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菩萨信仰盛行的原因有二。第一,身份不同。佛、罗汉、祖师均是出家人,菩萨却可以是在家人,其范围更广,更容易在人群中得到拓展。第二,思维通道不同。菩萨以大乘佛教为基础,强调一种超出戒律严格规定性的善巧方便之行,这有利于其与世俗的融合。
现场提问
(听众提问)
老师们热烈的讨论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现场提问环节,魏道儒研究员对听众提出的问题,如《西游记》中观音形象与信仰中观音的区别与联系、观音形象从男相向女相的转变、中国佛教宗派的再创性等进行了解答;并与同学们分享了佛教学习入门需注意的三点事项,即沿着佛学发展的客观轨迹行进,把握佛学特点、厘清重要名相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最后,持续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交流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文:郭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