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到:
  • 返回

“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6期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2-05-20

2022年5月17日下午,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6期活动在线上顺利举行,此次读书会研读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部分章节,主题为“宗教融合:从万神殿走出的雅赫维”。分别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生史歆然主讲“犹太教一神思想的发展”、历史学院硕士生康博恒主讲“犹太教的渊源与演进”。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王雪梅教授、历史学院李永斌副教授、中东研究所谢志斌讲师,以及来自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哲学学院、丝绸之路研究院等院系相关专业博硕士研究生1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次活动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李沛担任主持人。

硕士生史歆然以“犹太教一神思想的发展”为题,按照时间顺序对犹太教一神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在第一部分“一神思想产生的背景”中,主讲人认为在原始时期,希伯来人一神思想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希伯来人的主要活动范围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这使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周边区域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多种民族的神话传说与宗教传统得以在此融合。而到了亚伯拉罕时期,希伯来人这种“族长的宗教”还可以看到祖先崇拜的影子,因此还不是一种一神思想。但在这一时期所产生的“被选”、“立约”等新观念,已经体现出了一神思想的初步特征。

在第二部分“一神思想的初步形成”中,主讲人提出在摩西时期,上帝借由摩西向以色列民族颁布的十诫十分重要,其反映出当时的以色列宗教虽然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神教,但是已经出现了一神教所有的排他性的特征。而到了士师时期,各宗教进入了融合的第一个阶段,雅赫维崇拜受到迦南宗教的深刻影响;发展到列王时代,王权和王国的出现则促使宗教之间的融合达到了顶峰。总体而言,摩西时期出现的十诫和先知观念以及王权制约下确定的以耶路撒冷为信仰中心的一神宗教体系等举措都使得一神信仰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第三部分“一神思想的完善与发展”中,主讲人认为到了先知时代,自先知以利亚、以利沙以来,此后的先知团体等对一神思想进行了完善和发展。而在被掳时期之后,第二以赛亚先知团体,在汲取了以往先知团体的新思想、政治团体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彻底的、完善的独一神思想论述,这也标志着犹太教独一神思想的形成。

最后,报告人对报告内容作出总结,认为希伯来人的宗教观念深受近东地区文化的影响,而雅赫维的一神思想正是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和宗教融合中孕育产生的。

硕士生康博恒以“犹太教的渊源与演进”为题,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主讲人对于自己的阅读思路进行了说明。在《宗教思想史》的前言中,译者晏可佳写道:“伊利亚德特别重视那些对人类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的宗教思想的创新,突出了人们在遭遇深层次危机之际是如何通过宗教的创新来解释、摆脱和化解这些危机的。”受到这一启发,主讲人即以宗教发展中所面临的深层危机以及从这些危机中诞生的宗教创新为主线,来探讨犹太教的演进历程。

其次,主讲人依次对第6、7、14、15章的主要内容作出概括与延伸。对于第6章“赫梯人与迦南人的宗教”,主讲人阐述了赫梯人与迦南人所面临的宗教危机以及相应的宗教创新。在赫梯人的宗教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面临着不能在宗教上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神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赫梯人的宗教创新即表现在对于“消失的神”这一主题的阐述上;而赫梯人有关几代神灵为了争夺神权而斗争的神话则为以后宗教融合下建立最高神信仰提供了宗教传统。在迦南人的宗教中,神灵巴力为了取得最高神的位置,在战斗中不断死亡又复活的故事反映出其旨在将生命中某些消极的方面整合进一个对立统一的体系这一宗教创新,而这种将某些的消极部分整合进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在后来成为了一种被犹太教所继承的宗教传统。对于第7章“当以色列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主讲人认为犹太教在与迦南宗教长期的斗争中,为了避免被迦南的宗教取代建构了神圣的历史,成为了新的宗教传统。

对于第14章“列王与先知时代的以色列宗教”,主讲人认为在犹太民族进入迦南地以后吸收了外来的体制王权和王国。但是又因雅赫维的独一无二而将其尊为“国王”,将国王视为雅赫维的“仆人”,将王权视为西奈山圣约的延续,通过这样的仪式将世界的结构进行了更新。而随着国家走向衰落,犹太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解释上帝坐视国家的衰落而不动摇教徒对雅赫维的崇拜。被掳的历史事件给犹太宗教带来了改变,即将所有的坏归结为对雅赫维的背离,而只有获得“救赎”,才能使以色列幸存。“救赎”由此成为了犹太教新的宗教传统。对于第25章“犹太教的苦难:从启示文学到《托拉》的颂扬”,主讲人认为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在面对宗教危机一再延长时,犹太教通过末世论、启示文学、《托拉》鼓舞教徒坚定信仰,最终形成了永远听从上帝差遣的犹太信仰。

最后,主讲人对于以上四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纵观犹太教的发展历史,从赫梯人在宗教共生的传统中建立最高神的努力,迦南人将消极因素整合进对立统一的系统;士师时期,犹太教在宗教融合中建构神圣的历史,形成新的宗教世界观;列王赫和先知时代,应对国家的发展、衰落、灭亡,发展出的“救赎”神学;再到异族统治时期,犹太教的苦难一再延长,启示文学和律法主义盛行,最终犹太教走向了“民族主义”,放弃了普世的使命,形成了神意神圣化的犹太民族。在这个过程中,为解决宗教危机而采取的宗教创新,作为宗教传统汇集在一起形成了犹太民族是唯一的“选民”,只信仰以上帝为独一真神的犹太教。

报告结束后,几位老师就两位主讲人的报告发表了意见与看法。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李永斌副教授对于本次读书会的主题进行了肯定。他指出,作为宗教学专业的学生,应当熟练掌握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教义、历史发展的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等基础知识。西北大学哲学学院王雪梅教授建议同学们在阅读伊利亚德的《宗教思想史》的同时,可以一并浏览伊利亚德的其他两本著作,即《神圣与世俗》及《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这两本书能够为后续更好地阅读《宗教思想史》提供理论方法上的指导。

此外,王雪梅教授还谈到了伊利亚德对于宗教融合的理解。伊利亚德的理论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伊利亚德反对将宗教的存在以及宗教现象化约为心理学或者社会学的东西,因为宗教的本质中存在着一个不可化约的因素,即宗教的神圣性;第二,注重回归宗教及宗教经验本身,通过现象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宗教现象进行研究。

最后,参会的诸位同学分别分享了各自的读书心得,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谢志斌老师对此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首先,他提醒同学们应当平衡好思考与学习知识之间的关系,在强调思考的同时也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否则思考将会陷入窘境;其次,他表示阅读《宗教思想史》的目的不仅在于要了解作者伊利亚德的学术思想,理解书中的具体内容,更要以此为契机,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去整体地看待人类宗教。

至此,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6期活动圆满结束。

(编辑:董丽君)

上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8期活动举行

下一篇:“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读书会”第34期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