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
《南北朝佛教编年》在学术界首次以编年体的方式详细记述了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每一个脚步,将重要史实全部镶嵌在可靠的时间链条上,尽显时间为经、史实为纬的特点,给这段历史画上了准确的年轮,在前后相依的时间演进中逐一展现出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从总体框架来看,《南北朝佛教编年》从南北两个地域分别展开纵向勾勒,在相同的时间排序中,南、北方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呼应。在南北分裂的时代,佛教文化
2019年01月02日
《真觉》杂志是一本注重人文关怀、宣导佛教知识的禅文化主题杂志。《真觉》杂志立足南安雪峰禅寺,面向全国。 杂志设置了本期专题、佛教·人物、佛教评论、雪峰禅修、心灵之旅等栏目。栏目的设置秉持着包容与开放的理念,同时,编者也希望在注重禅文化杂志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的前提下,能够关注到当下社会中个体的心灵需求,通过直击心灵的文字和图片、专题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人文关怀。本刊以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正信佛教为
2019年01月05日
《真觉》杂志是一本注重人文关怀、宣导佛教知识的禅文化主题杂志。《真觉》杂志立足南安雪峰禅寺,面向全国。 杂志设置了本期专题、佛教·人物、佛教评论、雪峰禅修、心灵之旅等栏目。栏目的设置秉持着包容与开放的理念,同时,编者也希望在注重禅文化杂志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的前提下,能够关注到当下社会中个体的心灵需求,通过直击心灵的文字和图片、专题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人文关怀。本刊以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正信佛教为
2019年01月05日
《真觉》杂志是一本注重人文关怀、宣导佛教知识的禅文化主题杂志。《真觉》杂志立足南安雪峰禅寺,面向全国。 杂志设置了本期专题、佛教·人物、佛教评论、雪峰禅修、心灵之旅等栏目。栏目的设置秉持着包容与开放的理念,同时,编者也希望在注重禅文化杂志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的前提下,能够关注到当下社会中个体的心灵需求,通过直击心灵的文字和图片、专题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人文关怀。本刊以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正信佛教为
2019年01月05日
《真觉》杂志是一本注重人文关怀、宣导佛教知识的禅文化主题杂志。《真觉》杂志立足南安雪峰禅寺,面向全国。 杂志设置了本期专题、佛教·人物、佛教评论、雪峰禅修、心灵之旅等栏目。栏目的设置秉持着包容与开放的理念,同时,编者也希望在注重禅文化杂志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的前提下,能够关注到当下社会中个体的心灵需求,通过直击心灵的文字和图片、专题让读者感受到真挚的人文关怀。本刊以继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正信佛教为
2020年01月01日
2015年来玄奘研究院科研人员代表性论文产出情况:
2020年01月01日
2014年以来玄奘研究院科研人员部分科研项目汇总:
2019年06月11日
常明老和尚圆寂已经十年了。早在高中时期,我就到过离我家不远的兴教寺,见过老和尚。1987年到陕西省宗教事务局工作后,与老和尚的接触逐渐增多。从那时开始,一直到老和尚圆寂,尽管平时来往不多,但时日既久,也算比较了解。老和尚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建寺安僧、爱国爱教、弘法利生等人人可见的功德,而是老和尚的四德:俭、慢、讷、和。如果说涅槃四德之“常乐我净”这四字哲理深厚,一般人难解其妙,那么反映和尚四德
2020年01月12日
2020年1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主任郑开教授莅临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善导讲堂”第14讲,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作题为《道家自然概念》的主题讲座。西北大学哲学院王雪梅教授主持讲座,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前所长樊光春研究员回应。来自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哲学院、中东研究所等院所的教师、博硕研究生及校外听讲者共60余人参加了讲座。本次讲座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西安见月忘指传统文化传播
2019年12月30日
摘要: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佛教史的认识一直受制于精英阶层对经典的学理诠释,而忽视了民间阶层对经典的实践运用。在这两种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经典对待中,经典意趣呈现出重大分野,并开启出不同的发展路径。随着权威的退场与信仰的浸入,民间社会完全颠覆了经典诠释的本有体系,形成与精英佛教彼此呼应的民间佛教,从而塑成中国佛教雅俗共存的内在结构。我们不但可以从经典诠释及其实践变异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更可以借鉴
2019年01月03日
一、基本情况 王雪梅,1975年12月生,2010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世界史(世界宗教与文化研究方向)专业,获博士学位,于2001年7月开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宗教文献、中国宗教史及相关宗教文化研究,现任西北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二、主要成果 (一)著作 1.《弥勒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弥勒信仰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
2020年08月16日
2020年8月15日,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举行了观音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慧观法师、演臻法师、惟泽法师、玄如法师等四位观音学专业的毕业生分别进行了答辩。会闲法师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了此次答辩会,莅临普陀山学院答辩会现场的答辩委员还有界定法师、能进法师、心举法师、湛空法师、现了法师、智瀚法师。李利安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向各位答辩委员汇报了每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完成情况,并就存在问题
2020年10月12日
2020年9月30日晚,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唐忠毛教授应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邀请,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莅临西北大学“实际讲坛”,作为开坛第一讲,奉献了一场以“佛教中国化的民间民俗向度”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我校丝绸之路研究院李海波教授主持,玄奘研究院院长李利安教授担任与谈人,来自多个院系的师生约二百余人一起聆听了此次讲座。 (讲座现场) 唐教授首先介绍了“佛教中国化的民间民俗向度”这一话题
2020年10月13日
一、基本情况 李心苑,讲师,哲学博士学位,宗教学专业,东亚佛教方向。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中央民族大学,拥有宗教学、哲学、新闻学教育背景,曾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作访问学者。现出已出版著作2部、论文11篇,主持科研项目2个,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已获11个奖项,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奖项。被评为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优秀毕业生。曾担任